個責任,她怎麼可以把自己置身事外。
啟程回北燕的方案,已經放在日程上了。
由於李敏自己都主張可以走了,其餘人沒有了顧慮,準備出發。可想而知,大家都更信賴李大夫的醫術。
說到她們現在要啟程的目的地北燕了,那裡是天下眾所皆知的屬於護國公的封地,但是,護國公終究是大明的臣子,北燕從名義上隸屬大明王朝的國土。
根據大明相關律條,朝廷在北燕設定都督府,屬於正常的流程。當然,誰都知道,護國公的軍隊,和這個都督府基本上沒有什麼大關係。都督府根本無法插手護國公的部隊,管不了護國公的人。管不了護國公部隊的都督府,職能行使上等同於零,可以說北燕都督府在北燕基本就是個擺設,形同虛設,這是朝廷和北燕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要換做在朱懷聖以及朱懷聖之前的時期,即朱隸的父親在職以及之前的時期,這個北燕都督府的長官,一直都是護國公在兼任。可見在那個時期,或許萬曆爺之前的皇帝都很信賴護國公,或許萬曆爺對朱懷聖都沒有任何的疑心。可是,這一切的變化,都在朱懷聖死了以後。
朱懷聖一死,萬曆爺下詔,念於朱隸年紀太小,恐無法帶領北燕的百姓和軍隊,說是體恤朱隸的緣故,把這個都督府的長官一職,從護國公府剝奪了出來,朝廷直接委派了一個長官,到了北燕都督府任職。
從此,萬曆爺把北燕都督府掌控在了自己的手心裡。短短數年間,哪怕朱隸長大了,完全可以掌控得住自己封地的局勢了,可是,萬曆爺更不會把到手的職權交出來,結果,都督府百分之九十的官員,從護國公委派的人,全部換成了朝廷裡派來的人。
這種情況,直到今時今日都不會有改變。
還記得之前,朱隸回京的時候,對萬曆爺說,恐怕東胡人在北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