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了縣衙府正廳裡。
因為高進剛搬到了戶部尚書姬權,最近,在官場上名聲大震,黃馳又是一個清官,對他的敬佩之情,簡直猶如滔滔江水,見了高進,抱拳,充滿敬意的施了一禮,“不知錢監大人來訪,下官有失遠迎,還望錢監大人見諒。”
“黃大人客氣了。”高進對著黃馳虛虛抬手,帶著笑容道:“實不相瞞,黃大人,本官此番前來,是有事要求黃大人幫忙。”
“不知是何事?若是下官能夠幫到的,定當盡綿薄之力。”黃馳倒是不推三阻四。
高進見他如此爽快,心中一喜,道:“這次,秭歸縣大地震,黃大人可知曉?”
“嗯。”黃馳點頭,眸子動了動,大約猜到高進此番來的用意了,“秭歸縣這次的地震不小,餘震時不時還波及到我涇陽縣。”
高進瞧出黃馳是個爽快之人,想了想,直接開門見山:“黃大人,秭歸縣受災嚴重,民房倒塌,糧食被埋,民不聊生,京城那邊,皇上已經下令,籌集糧食等物資,送往災區,但是,由於這次地震的波及範圍太大,官道多處被損毀,京城那邊的物資送往秭歸縣不易,遠水解不了近渴,是以,本官想向涇陽縣的官倉借點糧食,送去秭歸縣賑災。”說話間,他從袖子裡取了一張紙出來,遞給黃馳看,“這是攝政王千歲的手諭。”
黃馳接過來看了看,那手諭上,確實加蓋了攝政王燕璃的印章。
他皺了皺眉,回答:“高大人,秭歸縣的百姓,同是大燕的子民,下官身為父母官,秭歸縣百姓遭災,理應出手援助,只是,涇陽縣官倉裡的存糧也所剩無幾,恐怕難以救助秭歸縣那麼多的災民啊。”
高進知道,他說的是真話。
涇陽縣富饒,百姓安居樂業,基本不需要開官倉救濟,這種情況下,官倉裡的屯糧少,情理之中,因為,吞糧多了,又不用,只會發黴爛掉。
“下官可以答應,將涇陽縣官倉裡的糧食全給高大人,只是,高大人恐怕還得想其他辦法籌集糧食。”黃馳道。
“多謝黃大人。”高進對黃馳拱了拱手,現在這種情況,籌集到一點是一點,總比沒有來得強,“本官定會將黃大人的這份恩情傳達給秭歸縣的百姓。”
“高大人嚴重了,下官不過盡了一點綿薄之力,無需掛懷。”黃馳拱手還了高進一禮。
他想了想,眼神一亮,又對高進道:“高大人,下官倒是有一個主意。”
“黃大人請說。”高進客氣的對他伸了伸手。
黃馳道:“下官管轄的涇陽縣還算富饒,尤其縣城裡,糧商不少,若是高大人同意,下官可以發榜試試,邀約那些糧商來捐糧。”
高進也正有此意,“那,就麻煩黃大人了。”
黃馳是個急性之人,商量妥後,便吩咐自己的師爺去擬了榜文,加蓋官印後,很快便貼了出去。
榜文貼出不到半個時辰,縣衙府門前就圍了好些百姓。
黃馳,高進為首,站在縣衙府門前,黃馳掃了一眼,前來圍觀榜文的百姓,道:“各位鄉親,這位是戶部錢監高大人……”
“錢監?縣老爺,您說的這位錢監大人,可是前陣子,搬到姬家那大蛀蟲的那位?”黃馳剛介紹高進,就被人打斷了話。
高進替大燕除掉了一大害,名聲實在太大,不想引起人注意,都困難。
“沒錯。”黃馳循聲而望,對著剛才說話的人點頭,“此番秭歸縣大地震,高大人是奉了皇命,前來秭歸縣賑災的。”
“原來除掉大蛀蟲的高大人竟然這麼年輕。”
“高大人年輕有為啊。”
“高大人威武。”
……
黃馳話落,高進頓時成了百姓關注的焦點,讚美聲一片,聽得高進自己都懺愧了。
若不是攝政王府的人暗中保護,幫忙,憑他一己之力,怎麼可能搬到戶部尚書。
無心在他旁邊,翻了個白眼,壓低嗓子嘀咕,“搬到姬權,攝政王府出了這麼大的力,沒人說好,你倒是成了全民大英雄。”
她嘀咕得小聲,但是,高進還是聽了個全。
“無心姑娘,我也不想成為全民英雄啊。”高進側著英俊的臉,瞟了無心一眼,“我也不知道,這些百姓是如何得知,是我彈劾的姬權。”
其實,高進不知,這是燕璃特意安排的,姬權死,戶部尚書一職就空缺出來了,如若不及時補上這道空缺,姬家的黨羽,勢必會趁機,推舉人赴任,燕璃好不容易將姬權除掉,自然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