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曹月英的大哥曹興業也回來看父母,曹大舅給他倆出主意找門路,曹月英可以調到鋼鐵廠的子弟小學當老師。李大海調進鋼鐵廠當幹事也是可以的,只是鋼鐵廠的宿舍要排隊等他們一家等不起。不過鋼鐵廠隔壁的寧山公社條件不差,可以考慮調到寧山公社去。
曹興業馬上就去打聽,寧山公社剛好有個幹事調走了。他找熟人領導去講,那邊很痛快地同意接收。
這邊李大海和公社趙書記的關係好,他想調動工作趙書記也願意支援他,事情就很好辦了。曹大舅和李大海活動了半個多月,在開學前半個月把兩口子的工作調動都安排好了。
李振華和李振國高中還有一年,轉學怕影響學習就還在縣中念,李振強和李修文轉學到鋼鐵廠附中和附小也不是麻煩事。寧山公社能分給李大海兩間平房宿舍,曹月英趕緊的張羅著把家裡的房子賣掉了。
搬家前李大海要回大哥家和親媽說一聲,曹月英沒同意,一定要等鑰匙交給買主才讓他去。
李大海去了半個小時灰頭土臉的回來,臉上還有巴掌印。
“喲,這是怎麼了?”曹月英興災樂禍的問。
“媽打的。”李大海摸著臉爬上卡車,坐在一包被絮上發呆。
曹月英呵呵笑,“從曉得我們調動工作你大嫂就到處跟人家念,講這個房子姓李,你不住就該留給你大侄兒二侄兒住。你把房子賣掉了打你算是輕的。”
“我爸又不是沒有兒子,房子什麼時候輪到給侄兒了呀。”李振強翻了個白眼,“喜歡佔便宜也沒有這樣佔的,大伯母也太不要臉了。”
“小哥,還好你沒投胎到大伯母肚子裡。”李惜文調侃。
“真是好運氣。”李振強輕鬆的吁氣,“以後大伯母再也不能動不動就跑到我們家翻床底了。”
每次家裡弄點好吃的好喝的,藏的不及時就要被大嫂拿去說是孝敬奶奶。別說孩子們害怕,就是李大海自己都怕那個大嫂和老孃來他們家翻東西,寧山公社離向陽公社有一百多里地,大嫂就是想來也捨不得來回八毛錢的車錢。李大海也滿意的吁了一口氣。
曹月英一點都不輕鬆,賣房子的五百多塊錢在她手裡握著燒手。她覺得這個錢要是不花掉,婆家人早晚會用李大海拒絕不了的理由,比如蓋房子把錢借走。她眯著眼睛,跟著車子搖搖晃晃,眉頭皺起來的樣子有點愁苦。
李惜文也想到了那些錢在她媽手裡不安全。雖然她空間裡值錢的東西不少,光金條就有一噸多,但是她拿幾個飯盒出來都要勞民傷財裝模做樣出省,她把金條拿出來她爸媽受不了之前肯定她自己先受不了。就為了幾百塊錢讓她媽愁病了她捨不得。她就靠著她媽媽,輕聲問:“公社宿舍比咱家的房好嗎?有院子嗎?院子裡能種菜嗎?要是不能種菜那咱們吃菜還要花錢買?”
唸完了宿舍她又念:“我和小哥將來肯定要考市一中吧,鋼鐵廠離市一中那麼遠,肯定要住校吧。我聽講一中的宿舍特別緊張,好多人都在外面租房住。到時候我們要是連房子都租不到,是不是要天天來回跑?”
曹月英眯著眼睛養神,把女兒的話都聽進去了。她算一算手裡的錢,賣房子的五百二十塊錢,再加上賣魚的兩百多,這兩個月的工資一百二,去掉還給大哥的八十塊和這兩個月的花用,她手裡七七八八加起來其實還有八百七十多塊錢。
高中的學雜費是六塊,兩個大的每個月生活費算十二塊錢。兩個小的上初中學雜費是四塊錢,小學是兩塊錢,開學一共要拿出去三十塊。
再算給四個孩子每人做兩身新衣服,他們兩口子一人做一身新衣服,手工費要給裁縫十塊錢。再留幾十塊錢過橋,那家裡最少能拿出七百五十塊錢在市一中附近買房。買來的房子租給學生住,一年租金最少也有幾十塊,買房出租的生意是穩賺不賠的。
曹月英心裡有了打算,安頓下來就藉口帶孩子們熟悉市區,在一中附近閒逛。轉了兩天還真叫她轉到一個正在賣的房子,樓上樓下一共八間還帶個挺大的院子,開價八百塊,她還到七百五把房子買下來了。
原來的房主搬出去,他們一家過去打掃衛生的時候就有學生家長過來問房子租不租。什麼都沒有的空房間一個月三塊錢房租,家長一口氣付了一整年十個月的房租。有第一個來租的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打掃完衛生八個房間全都租出去了。
李大海把五十多塊錢的房租拿過去數一數,感慨說:“這錢來的是不是太容易了?”
曹月英把錢拿回來揣衣袋裡,瞟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