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難不成寡婦便對不起天地?二妞也很好,這般懂事,回頭叫她掃院子吧,左右我家小,樹木也不多,一日一兩回就得了,也輕省。”
那麼點兒大的小孩兒,許多尋常寒門小戶出來的尚且胡天海地的瞎鬧騰,偏二妞卻好得很,安靜規矩不說,又會孝敬、尊重母親和姐姐,著實罕見。
劉氏聞言登時雙目含淚,噗通跪下磕頭道謝。兩個女兒見狀也跟著磕頭,尤其是二妞,十分憨厚老實,咚咚有聲,也不覺得疼,抬起來卻一片青紅血絲,腫起來老高,把王氏和杜瑕唬的了不得,又一疊聲的叫小英取藥膏子。
原先王氏並不著急買針線上的人,誰知就是這麼湊巧,劉氏母女三個竟就湊齊了。
簽了死契之後,杜瑕又給劉氏的大女兒改名叫小鶴,小女兒叫小鴿,倒把她們喜得不行。因窮苦人家的女孩兒大都不起名字,如今秀才公的妹妹親自取名,當真是意外之喜。
自此之後,劉氏母女三人便同小英、小燕,還有漿洗的周嫂子一起住在後罩房裡。
各處添了人之後,小院登時熱鬧起來,又因各項活計都有了人負責,一切井井有條,杜瑕母女兩個不必事事親力親為,俱都鬆了一口氣。
杜瑕冷眼看著,他們家如今這個樣子,輕易便不必再搬動了。
轉眼小半年過去,濟南府傳來訊息,牧清寒竟當真中了武秀才!
此訊息一出,當真是舉國轟動!
須知算上大祿朝前頭幾個個朝代在內,文武並重的學子也不過一掌之數,難得牧清寒才十五歲,這般年輕,頭一年中了文秀才,後一年竟又中了武秀才,著實叫人驚駭。
可喜的是,他武秀才的名次竟比文秀才的更加靠前。
只因牧清寒天生一腔俠氣,沉默的外表下是滿腔熱血,便是讀書做文章也慣會直來直往,這點放在文人身上難免打折扣,可對武生而言,竟意外契合!
不過半月,竟連聖人也知道濟南府出了個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真是龍顏大悅,即刻將這個名字記在心上。稍後他與幾位大臣說起此事,竟又意外得知牧清寒是唐芽的徒孫,肖易生的徒弟,更是歡喜。
“朕素知唐卿會教徒弟,萬沒想到肖愛卿竟是個青出於藍的,更會教!”聖人難得笑著打趣,只說:“去年我便聽說十幾歲的秀才甚多,裡頭就有你的幾位徒孫,本以為最快也需明年才有訊息,沒成想如今就給了這般驚喜!”
就是唐芽之前也不曾想到有此事。
因大祿朝重文輕武,相較文科舉的上下一心,武舉難免門庭冷落,因此眾朝臣之前看到下面交上來的取中的秀才名錄時,也都只是胡亂一瞥,並不在意。
還是唐芽的徒弟,肖易生常說到的何師兄,現任刑部員外郎何厲無意中看見了,笑說怎麼有這般巧合,去年小師弟的學生就有一個叫牧清寒的中了秀才,怎得今年武秀才裡頭也一個叫牧清寒的。
當時大家還都笑,可笑著笑著就覺得不對,細看這人不僅名字一樣,竟連籍貫、年紀也對的上,且如今也是在濟南府學讀書!
此牧清寒,便是彼牧清寒!
這才傳開了。
徒弟的徒弟就是自己人,有此等意外之喜,唐芽也覺得面上有光,只是在聖人跟前就越發謙和。
“聖上過譽了,小子輕狂,文舉還沒有甚結果,竟也敢去左右開弓,只是不知者無畏罷了,實在當不起這般誇獎。”
然而聖人卻很歡喜,尤其是這種文武舉同時進行的出眾事蹟,便是比起前朝也不差什麼了,這讓他感覺出奇的好:
是不是也就說明,他們合該得天下?不然怎麼前朝有的,他們也都有,且越發出類拔萃?
“朕卻愛他這般銳氣,年輕人便該肆意進取,若是老氣橫秋、瞻前顧後的還有什麼趣兒?”聖人哈哈大笑起來,笑完了又招呼在座諸人說道:“諸位便與朕一同記著,且看看這個小子能走到哪一步!”
只是到底是件大喜事,聖人又聯想起去年才俊輩出的情形,越發歡喜,覺得不做些什麼實在不足以表示他的心情,便下了兩道旨意,褒揚濟南知府韓鳳和陳安知縣,也就是牧清寒的老師肖易生,大力稱讚他們在教導人才方面的盡心竭力……
牧清寒、肖易生得臉,就是唐芽得勢,進而朝堂上整個唐黨也都為之一振,直覺自己尚未老去,後頭新生力量已然漸漸成型,當真叫人歡喜無限。再加上後面聖人大張旗鼓的褒揚,誰也不敢說什麼,唐黨好似瞬間在洶湧錯雜的政治鬥爭中佔據上風,一眾政敵也紛紛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