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因為這點小事被記恨上。
趙德言心裡爽爽噠,他被追債事情弄得焦頭爛額,可算逮到機會回敬一下了,不過很遺憾對方不知道這個事情。柴紹則有些緊張,他順著趙德言說是因為不想讓天皇知道大唐內部的事情。若說來,王縣公這個人某些時候確實很記仇,只希望自己今日這番話別被她知道吧。
稍微思考,天皇還是決定按昨晚的計劃行事。將趙德言交給他的木盒拿過來,舒明天皇故作為難地說道:“有件事情,我想了想還是要單獨跟你們說。盒內的刺青圖案我認得,這個是蘇我家族特有的標誌。只是不知道又是一場陷害事件,還是那個董家人接觸過蘇我家族。便是接觸過,他們也未必是要對大唐不利,畢竟我們離得遠不知道董家在大唐是什麼情況。蘇我世家在我國的地位非常特殊,還是由本皇細細打探清楚再著人告訴你們,如何?”
趙德言覺得,舒明天皇應該是想用這件事情當籌碼來跟蘇我入鹿談判。柴紹覺著吧,舒明天皇是想玩借刀殺人的伎倆,讓唐人幫他們除掉蘇我世家這個大障礙。兩人都知道對倭國的具體計劃,自然不能在現今就解決掉蘇我世家。
“我覺得沒準是董家人想貼上蘇我家族,然後利用他們對王縣公不利。天皇放心,我們聖上是十分聰慧的人,他不會因此事誤會的。”
聽趙德言說完,柴紹贊同著點頭,“我們來倭國,天皇和蘇我家的人都非常熱情,這樣的朋友怎麼可能聯合仇敵害我們呢。天皇不用緊張,咱們雖然才接觸兩日,但我們已經感覺到倭國上下想與大唐交好的決心,定不會因為宵小的伎倆破壞咱們之間的關係。”
舒明天皇故作焦慮的表情僵硬在臉上,之前還慶幸大唐派來一堆草包和一個直腸子武將,如今卻在暗恨他倆怎麼實在到如此地步。人家都咬定事情準是誤會了,他若再糾纏著說蘇我家族別有用心,那麼無意外過於暴露自己的目的了。
他只能安慰自己,倆人這麼想也算好事。畢竟刺青的事情幾乎滿倭國的人都知道,若讓他們從旁人口中得知,沒準事情又要返回到原點。已經反覆過一次,若唐人再折騰,他的心臟肯定承受不了這個刺激。還是往後再找機會利用他們吧,反正兩方已經牽上線了,沒有機會他也可以自己創造機會。
想到此處,舒明天皇露出一個真心的微笑,“太好了,我還怕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呢。兩位來使說得不錯,倭國上下無論是本皇還是百姓們都想跟大唐交好,勞煩兩位務必要將這句話傳達給李家哥哥。”
我去,還李家哥哥,你李哥做夢都想著等你死了好挖墳呢!
兩人跟天皇來回恭維一番,而後稱方才飲酒過多又接著來檢視相貌,實在是有些累得慌。雙方有禮告別,兩人回到倭國人給安排的住處,等了許久李晉江他們才回來。由於不能討論問題,大家都憋著炫耀的**回房休息去了。
臨行前朝廷給安排的事兒已經做完大半,剩下的時間裡大家都欣然接受各貴族的熱情邀請,他們成日被倭國食物和殭屍舞圍繞著。如此委屈是為剩下的一個任務,收集倭國各勢力情報。同來的侍衛們被趙德言以在朋友家完全不用守衛為由,給打發出去上街玩耍。
都是有公職的人,玩耍個屁,那些人都是上街收集民間情報的。當然,順便也要銷售一下李總帶來的貨品。
期間,李晉江脫離過幾次組織,他帶著幾個能忽悠的小子多次宴請倭國小說家。就在臨行前的最後一次宴請,瞧著小說家們情緒都不太高,李晉江想想便知道原因。他們能受到好待遇完全是因為自己,他們怕等咱離開倭國又回到原來的生活。
透過言語間不著痕跡的打聽,李晉江得知在他沒邀請的時候,這些小說家也會被很多貴族叫到府上講故事。除去古代娛樂少的這個外在因素,倭國貴族的行為源於一種微妙的心裡。唐使們口中的大唐,人人都喜歡看話本,這是一種持久的流行。
對於比自己強很多人的人,只要不是特別有損己方利益或者明顯違法的事情,很多人都會盲目去跟風模仿。因此原本沒太在意話本的貴族們,竟將聽故事慢慢演變成平城京的新風潮。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行,想來這種流行很快就會蔓延至全倭國。
然而,大部分小說家都是生活在倭國底層的人,眼界所限使得他們不能跳框架看清局勢,故此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他們也不想想,就衝著不知道李晉江何時再來,再想起曾經結識過的同好,倭國上層的聰明人也不能差他們一口飯吃。
然而,他們的焦慮對想得人情順便完成大任務的李晉江來說,卻是個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