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日子就不那麼難熬了。
但是——
一想到要跟她分離就挺難受。
餘敏抱著何小麗的腰抽泣:“你這一走也不知道以後能不能見到了,萬一我也走了,大家就天南海北,或許一輩子都很難聯絡的上了。”心裡酸酸的,她一直挺自卑的,大家都覺得她這個人臉皮厚,也就何小麗不嫌棄她,還給她布什麼的,挺照顧她的,所以她跟何小麗的感情也最好。
何小麗結婚她也沒送個什麼合適的東西呢,上次說起這個事,何小麗又陪著她去了一趟縣裡,蒐羅了很多碎步頭子,只問她要了一雙布鞋而已。
就這其實她自己也搭進來兩尺的黑麵絨布。
餘敏一直都覺得自己欠了何小麗的,她走了也好,走了,才有更好的人生和希望。
何小麗幫她擦了擦眼淚:“不許哭了,我去了北京,地址也是固定的,你可以給我寫信,如果以後到了北京需要我幫忙,也可以直接來找我。”
餘敏抬頭:“真的嗎?”
何小麗板起臉:“當然是真的,萬一你以後要來了北京,可以住老付家,我一定不會嫌棄你的。”
餘敏小孩子心性:“那我真去了,不能嫌我吃的多啊。”
何小麗颳了刮她的鼻子:“真要是吃的太多,就半夜偷偷把你抬出去扔了吧啊。”
餘敏:“……”
兩人說著說著也就真好了。
不過餘敏堅持還是要抓雞。
說到何家,就得提到何直,可何直最近真的很忙,忙到都沒辦法著家。
最近被雜事忙的暈頭轉向的何直,都沒時間跟沈青寫信,因為夏天河裡的水小,建築大壩下地基就要這個時候動工,剛好村裡在冬天也不需要壯勞力,因此召集了上千個民工,著力築壩打樁這件事情,何直已經五天沒歸家了。
連何建設放假以後都去工地做工,現在工地給開的工資,一天有五毛錢,還管飯,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家裡男娃子多,很多人家裡的男丁都去了工地了。
所以最近何家那兩個小娃都跟著在知青點吃飯,何直出一部分糧食。
“你是不知道我叔忙成啥樣,連何建設都是晚上十點多才回來,必須趕在春汛前,把水裡的地樁打好,你現在出去外面,村裡連個男人都見不到。”這是正常的工期了,有些工序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完成,否則白耽誤一年的時間,春汛前完成,完成這個工程以後又要忙著明年的春種一年到頭都是沒有閒下來的時候的。
付歐點點頭:“真沒想到工程這麼快。”
何小麗:“何止,這幾年還要建鐵路,等電站修好了就是鐵路工程。”等電站修好了,去縣城可以直接走近道了,就不用繞很遠的路去縣城,這一點,確實是很好的。
大傢伙其實對於通電這件事情沒有很直觀的感受,但一天能掙五毛錢,加上還管了兩頓飯,就算是一天長達12個小時的體力勞動,也覺得沒有那麼辛苦了。
畢竟冬天本身也就不產糧食,吃的都是收了晚稻米以後發的公糧,這批公糧發完,要到明年收了早稻米以後才有新的糧食可以發,所以一到秋冬天,大家都要吃地窖裡面存著的紅薯了。
有的農民,紅薯吃完了就沒有別的糧食了,所以發黴了的紅薯都捨不得扔掉,去年死了一個吃發黴紅薯中毒了的老農民,所以今年大家都不敢吃發黴的紅薯。
一聽說公家還管兩頓飯,儘管這兩頓飯也是白米飯加著紅薯土豆那些不一定還能吃飽,但總比在家餓著肚子強吧。
所以這才一窩蜂的都去了。
不過工程緊,辛苦也是真的,有些人吃大鍋飯習慣了,以前幹活也是插科打諢,但自從何直上來以後類似搞績效考核這種制度,那些想混日子的人也混不下去了,村裡也少了很多懶漢。
有些懶漢不想去大壩那裡賣苦力,家裡的婦女比較強勢的就會罵,你看人誰誰孩子都去了工地了,你好意思讓一家人過年都吃紅薯土豆,或者連紅薯和土豆都沒得吃?
連半大的孩子都加入到築壩大軍裡面,還有哪個大人敢說自己不想去?
大河村現在對何直的看法有兩種,以前過的不好的,自然感謝何直,以前懶的要死,靠吃大鍋飯也餓不死的那些懶漢,簡直是要恨死何直。
築大壩這個事情付歐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有這麼快就發動起來了。
現如今搞建設還是比較慢,但好在人口多,人力也便宜,這段時間搞的基礎建設,也比幾十年後的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