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關係依然很淡漠,張彥死的時候,都沒有親人在場,他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獨自離世的,等到保姆放完假回到家中,發現的只是一具僵硬的屍體。
本來以為這個人應該是很嚴肅的,誰知道其實只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帥老頭。
“這是我舅。”付歐在舅舅面前十分隨意:“他可是很難公車私用啊。”
更神奇的是長輩來接晚輩,這在何小麗看來是不太符合規矩的。
何小麗覺得很驚訝:“那您是怎麼知道我們今天到的?”畢竟這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更沒有定位啊。
“你們在b市上火車之前,我就想著等你們回來給安排聚一次,所以問了付歐火車班次,反正是下班時間,就順便來接你們了。”張彥笑的很和藹,就這樣一個人,難道是被原著作者修改了人設嗎,怎麼看,都不像跟子女處不來的,明明他對付歐這個外甥都很好。
其實人吶,誰沒有八卦心裡啊,只是張彥把自己的八卦心裡藏的比較深,假裝關心外甥,其實是先看看令這個刻板的外甥,在離開農村前非要娶回來的姑娘到底長啥樣。
不僅張彥想知道,其實付歐的母親更想知道了,無奈這幾天確實是很忙,抽不出時間來。
看得出來張家的人比較隨便,否則他一個長輩,不會來火車站來接晚輩。
張彥是很典型的這個年代的專家,一身文人氣質,雖然五十多歲了,看起來也不顯老,人也非常和藹。
何小麗覺得受寵若驚了:“怎麼好意思麻煩您啊。”
“不麻煩。”張彥笑了笑:“付歐的母親最近比較忙,要忙著出國的事情,我便自動請纓帶你們去飯店,等你們到了就可以開飯了。”
原來早就擺好了飯局了。
張家在北京的親戚不多,除了張彥,張澄,還有個叫張雋的阿姨三兄妹,三人都在北京。
張彥是早年從國外拼了命要回國,而張澄則因為語言佔優勢的關係,進到了外交部,即便是在自艱苦的時期,她作為為數不多的同聲傳譯,也沒有遭到太大的打擊。
而另外一個阿姨——張雋則很少被付歐提起。
一想到要見這麼多親戚,何小麗忍不住打起來退堂鼓。
到了飯店門口,才發現請客的地方居然是“全聚德”。
這家店何小麗曾今來過,沒想到幾十年以前是這樣一幅樣子,盯著那幅熟悉的招牌,她看了很久。
“我就猜到是全聚德,咱們家聚餐啊,這麼多年都沒換過地方。”付歐伸手拉了一把何小麗:“別怕。”
“沒辦法,你外婆喜歡吃這裡的烤鴨,所以咱們吶,都要隨著外婆的口味來。”張彥說:“雖然都是老張家的親戚,但你有付歐在,外婆等人都很好相處,不用太拘謹。”
這麼大的場面估摸著親戚們都在。
“我怕啥。”何小麗勉強笑了笑,看著門口穿著中山裝的服務員,想到幾十年後在這裡的一場宴請,真是……一種好奇怪的感覺從心底裡升了上來。
“除了我小姨,其他的人應該挺好的。”付歐悄聲說:“她說啥你可千萬別放在心裡。”
“你們家,是不是把你看的很重啊。”何小麗心裡發毛:“正常歡迎一下我而已嘛,不要搞得這麼鄭重吧。”
付歐想了想:“可能因為我結婚了,大家都沒看見過你,所以好奇吧。”
這不是把人當成吉祥物大熊貓了嘛,敢情這幫人是過來參觀欣賞的啊。
看見站在門口不動彈的何小麗,張彥都笑了:“不用怕,你跟付歐沒有訂婚,大家也只是好奇,加上付歐回來我們也沒有一起聚過,所以我做東,招呼大傢伙一下,剛好你小姨家的舟舟也從海城回來了,所以拉上你們一起聚一聚,怕啥,有他呢。”
付尤拉起她的手來。
也只能這樣了。
張家包了一個大包間,桌子是十二人的大桌子,何小麗跟付歐一起進去的時候,裡面已經坐滿了人,付歐一個個介紹了。
最裡面頭髮花白的老太太,是付歐的外婆,看起來十分的和藹,也非常有氣質,這種氣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何小麗曾今看過電視上那種七十年代大明星老年以後接受電視訪談,渾身上下散發出來高雅的氣質,就是外婆這樣的。
外婆現在七十多歲了,身體依然康健,她是滿清大臣家中的嫡小姐,在這場運動中,被打擊的很深,不過所幸她年紀太大,沒有受到太大的折磨,運動結束以後,她的身份也很快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