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3 / 4)

藥呢,說不定會好,你哭成這樣,讓我心情不好,反倒好不了了。”

妲己陡然止住了哭聲,飛快的抬袖抹乾淨眼淚,重新拿起地上的書卷,攤開了重新看了起來,河清海晏天下承平,百姓子民們安平樂道豐衣足食是她心中最大的念想,她自跟在她身邊的那時候就知道了。

子民們的笑顏,是聖女最好的良藥。

妲己眼睛跟井水一般的不住往外冒,甘棠也未安慰她,只囑咐道,“此事勿要外傳,尤其是儲君那裡。”

妲己想說話,“讓儲君來陪著您,您心情好了,對身體有好處。”

甘棠拿出一封奏疏,遞給妲己,淡聲道,“他棄國政於不顧,過來了,就是昏君,我不喜歡,他做一個明君,才是我最高興看到的。”是真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殷受剛剛登基,正是要肅清朝綱排除異己的時候,她不想他焦頭爛額,知道也無用,獨添一人焦急掛心罷了。

妲己悶聲不語,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努力想看清奏疏上的字,只心中悲愴,一個字也看不進心裡去了,最後抬頭道,“您去哪裡,妲己去哪裡,您走了,也帶妲己一起走罷。”

她雙目通紅淚眼婆娑,這時候眼裡卻爆發出些亮色來,甘棠終是伸手在她發頂揉了一下,樂了一聲道,“說什麼傻話,快些看,莫要胡思亂想了。”

第85章 經年累月的研究

截止到甘棠所在的現代,製陶工藝伴隨著中華子民八千年之久;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純粹靠經驗探索著製陶,免不了要走很多的彎路。

殷商的製陶工藝在同時代領先世界水平; 但對比甘棠手裡後世幾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就實在差得遠了。

甘棠原本便有計劃要做這一塊; 眼下的技術水平是早先便調查過的; 這次來; 純粹是為了栽培妲己,紙上談兵總歸是太淺了; 殷商還是一個極度欠發展的時代; 光靠廟堂高坐; 是做不好一個王的。

做實事,迅速給國家和子民帶來豐益可觀的利潤和便利; 是樹立威信贏得民心最快捷的途徑。

製陶工藝的提升,是妲己在世人和臣子面前邁出的第一步,很重要。

和絲織品不同; 陶瓷燒製條件和原料選取的範圍都很寬; 成本低廉,導致這一行當帶來的便利是針對全社會的; 普通的瓷器能改善和穩固子民們的日常生活,高檔精美的瓷器則銷售給貴族和富商; 消費階層囊括了各個階層的人,未來的前景不可限量。

鳴方擅製陶; 棠地最好的工坊和匠人都在這裡了,這裡原先是鳴侯的地盤,鳴侯瞭如指掌,不過半日的工夫便能瞭解全乎。

甘棠陪著妲己逛了一圈,回了大商邑,立馬去了工坊,裡頭有個專門給甘棠用的內室小作坊,進去後甘棠便把自己先前準備好的圖冊都拿出來了。

一式兩套。

一冊現有的工藝水平,包括製陶原料,火窯、染釉、陶製品的用途等等,都分門別類的寫清楚了。

一冊是以後要改進的地方。

妲己雖是情緒低落,但聚精會神,學其來很認真。

甘棠提筆在圖冊上劃拉過,又從旁邊拿過兩個不同陶碗來,舉著青色的那一隻,溫聲道,“這種帶釉的陶器,是現有陶器的最高水平,和其它的白陶、硬陶相比,它堅硬耐用,器表面因為有一層釉,不易汙染,是可以作為日常用具來使用的,之所以沒有擴散開,是因為燒製工藝不行,產量非常低,收成不穩定,自然變成千金難買的珍品了。”

甘棠說的是原始瓷器,這是瓷器的前身。

從燒製原料,以及燒製溫度和施釉這三點來看,已經和真正的瓷器沒有多大差別了,但因為這一項工藝在其後的發展中數次中斷和停滯,導致殷商中期時便產生的原始瓷器,到了東漢年間,才變成真正的瓷器。

甘棠要妲己做的,就是打通這一條路上的任督二脈,加速陶瓷行業的發展,給子民帶來更多的便利。

這世上許多事不能揠苗助長,唯獨有科學技術,率先掌握了,那就是歷史性的突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妲己先前有認真看過一遍甘棠的圖冊,這時候理解起來,就不怎麼費事了,一點即通,“所以我們改進技術,增大產量,子民們就能用上這些東西了。”

做炊具,胚胎密實的陶和瓷,總比疏鬆劣質的陶製品乾淨衛生,又比鐵和青銅器便宜數倍,陶瓷改善生活,是多方面的。

甘棠點頭,給她捲了捲袖子,示意她坐到□□旁邊來,“撥動竹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