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北產的天然礦石——暖玉雕刻而成的,”顧啟珪小大人似的解釋道,這還是顧國安告訴他的,接到這禮物的時候他也楞了一下,玉石竟然能發暖?問了爹爹才知道是西北名產——暖玉。“要是想要就帶回去吧。”顧啟珪大手一揮,頗有幾分土豪的…呃…可愛。
朱氏站在門邊的陰影裡,聽著自家兒子的對話,有幾分欣慰,又有不捨,順寶自幼慷慨,就沒有吃獨食的時候,就連琪兒和茗兒也都是他讓著的。可就是性子太過淡然,要是他們哥倆兒從小一起長大……朱氏曾經無數次幻想過這個畫面,在這一刻,這種想法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清晰。
她想不顧一切的要回自己的孩子,可……可……可……總有太多的可是,像枷鎖牢牢地拷住了她。天下禮法為一家,作為顧家嫡長媳,作為朱家嫡女,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顧氏一門的臉面,代表的是朱氏一族的教養。五年前,她在公婆暗暗打壓下為了家族所謂的利益放棄了這孩子,五年後的今天,她還是不能隨心所欲。本朝文人重德,失德之人,男禍及八代,女殃及三世,她甚至都不能賭一賭,她也不敢去賭。
朱氏靠著門,閉著眼睛想著夫君,想著孩子,想著顧玲燕,想著安意榮,又想到自己的婆婆安氏,眼前似乎閃過成千上萬個剪影,卻虛幻又縹緲,抓都抓不住。
朱氏從來不喜歡顧玲燕,可以說是極為不屑她的所作所為,她似乎沒對珏兒做什麼過分的事兒,只是不盡心,是啊,除了安意榮,她就沒對誰盡心過。現在朱氏對顧玲燕可以說是怨懟。她不明白,作為一個成年人,高門貴族的嫡女,是抱著怎樣的心思去教孩子忍一忍的。人都說,‘忍’字頭上一把刀,大人尚且不能完全說能‘忍’,教一個小孩子去忍,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
朱氏沒有進屋打擾兩個小傢伙,也不捨得就此離開,就站在門外聽門裡的說話聲,一個活潑,一個淡然,卻同樣稚嫩。
顧國安和安意榮坐在書房裡,他們是表兄弟,自小感情好。顧國安自小養在祖父身邊,和自家嫡親的弟弟妹妹感情了了,唯獨安意榮,倆人從小感情就深,比親兄弟還親。
五年前,由安意榮的佈局,施局,顧家二老協助的抱養孩子事件,使得兩人之間的感情有了鴻溝。顧國安其實明白的,就他那妹子,腦子沒有三兩重,也就敢和母親叫囂要抱養自己的嫡子,沒有安意榮,這事兒絕對不成的。
這還是五年來,第一次,兩個人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說話。
“表哥……”
第16章 爹爹的安排
“表哥……”
“這一次的博弈,今上幾年的佈局毀於一旦,絕不會善罷甘休。咱們這位爺會找著法的給新入朝堂的世家添堵。你的情況尤為複雜,你是知道的。”顧國安打斷安意榮,直入正題。
安意榮點點頭,他當然知道。當今太后可是安老夫人袁氏的嫡親姐姐,如今他一出仕,他二叔、三叔可不會閒著。
他們都不是吃素的,二叔安立稔是當今聖上的陪讀,先帝爺親封的探花郎,岳家又是武陵候肖琦剡;三叔雖無後嗣,但有兩個好女婿,吳中唐氏與世無爭,卻能開出嫡長子姓安的條件也要娶安氏女為妻,要說沒有野心,不會有人相信;二女婿李愷谷深受今上賞識,就連親事也是是當今聖上親自賜的婚。更不用說,四叔五叔現在都已有嫡子傍身。
“當年,今上壓制貴族世家,就算外祖父官至內閣首輔,安老夫人還是一心支援今上,她的兒子都是靠真才實學,沒有一個透過恩蔭入仕。外祖父走後,她帶著兒子沒說一句就回了嶺南安家丁憂守孝,更是沒摻和江南世家那些腌臢事,今上一直記在心裡的。如今這局勢,啟用安家其他幾房怕是已成定局。”顧國安的手指一下一下敲著桌子,沒有聲音,卻能讓人感受出他的嚴肅,突然他的手指加快了幾下。
“今日我見了孩子,聰穎,跳脫,又是你親自啟蒙,基礎應是不錯。既然朱家大爺進了京,就他吧,孩子現在也到了年齡了。”顧國安早先是想,要在朱家擇師,最好還是朱家五爺。不過現在情況變化,待到安家其他幾房進京,局勢又會變得不同,就顧玲燕的那點子手段,沒有安意榮庇護,怕是在安老夫人手裡兩個回合都過不了,到時候,只怕珏兒艱難。安珏然還是儘快擇師為好。
安意榮沉吟,“朱家剛進京,是不是太快了?”對這件事兒他倒是沒有其他意見,只是珏然還小,朱家又是剛進京,他倒沒有這麼急。
“大哥前兩天特意跟我提了這個事情,他同意,早點就早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