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又把先前學裡發的《三字經》拿出來放著,餅和雞蛋仍是用袋子裝著,放在案桌下面的隔層。
這本《三字經》書面用的是黃皮紙,內裡的紙張也是用的最便宜的竹紙,字跡雖然是難得的工整,但還是有些墨點和塗改的痕跡。
整本書算是比較粗糙,但裝訂的還算齊整。對於村裡這些農家孩子們來說,卻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外面的簡單的雕刻版,或是好一些的手抄本《三字經》都得好幾百文,而這本書卻是隻需要八十文錢,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
當初才拿到書,顧雲浩就估計出了,這些書肯定是學裡的先生為學童們抄寫的。
畢竟最便宜的竹紙,一刀也得要五十文,加上裝訂、書皮、筆墨的花銷,八十文錢實際上其實差不多算是這書的成本價。
“雲浩,你的書背的咋樣了?聽說今天早學後,先生要抽查的。”
隨著一個聲音響起,顧雲浩轉頭一看,正對上趙明的苦瓜臉。
趙明比顧雲浩大一歲,不知是因著什麼緣故,也是今年才入學。
因著兩人是前後座,趙明又是個活潑的性子,一來二去的,兩人關係倒是比較要好。
趙明的臉原本就有些胖乎乎的,這一皺眉一癟嘴,更是看著很有喜感,顧雲浩不由笑道:“咋了,你沒背下來?”
他們說要背的書,自然是正在學的三字經。
顧雲浩雖然已經能全文背下,但為了避免多事,也不張揚,還是按著先生講的進度走,只私下想辦法多認些字。
“完了完了,看你這樣子,肯定是背下來了。”趙明更是著急的撓了撓腦袋,說道:“昨天家裡來客人,父親沒有押著我溫書,我也就玩忘了……”
聽了這話,顧雲浩也只得安慰他幾句,說說下次記得好生溫書之類的話。
隨著“叮咣”的一聲敲鐵片的聲音響起,大家知道這是學裡正式開課的提示,就紛紛坐正了身子,拿著書讀了起來。
早學實際就是前世的早讀,一時間朗朗的讀書聲在學堂裡響起,很有一直蓬勃朝然之感。
沒隔一會,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進門來。
這人鬚髮花白,穿的一身洗的有些泛白的長衫,領口有些鬆了,但還是扣得很整齊,看著又蒼老又儒雅。
此人便是學裡的先生顧明琮。
顧明琮雖然跟顧明良是同輩,但年紀卻要打上許多,也是趕在建朝初期,考過了府試,成為了一名童生。
雖然後面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