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一次的風波,顧雲浩越發將朝局看得明白了。
原本進展良好的新政會突然變成現在這個局面,其實歸根到底,不過是因為元化帝的帝位不穩,手中的兵力不足罷了。
之前他將主要目光都是放在了文臣內閣這一方面,卻是忽略了最為重要的的東西——軍權。
不錯,作為君王的元化帝,手中只有薛海麾下的五萬禁軍是絕對效忠於他的,其餘的華朝幾十萬軍隊,卻是不一定聽命於他。
看來,只有元化帝帝位穩固,手握軍政大權,方才能真的確保新政得以順利實施。
“師祖,此案您老人家是不準備摻和了麼?”
想了想,顧雲浩還是問道。
聞言,孫惟德長嘆一聲,沉默了半響,最後說道:“且讓陳雲華他們拖著,看看陛下那邊是什麼個情況再說吧。”
不錯,顧雲浩進入都察院之後,便被分派到了副都御史陳雲華手下。
只是唐守忠一案,陳雲華卻是沒有讓顧雲浩涉入進來。
畢竟顧雲浩身份特殊,一則是右相門下弟子,二則又是新政的第一個倡導者,若是讓顧雲浩涉入唐守忠一案,說不得便會有人拿他來作文章。
在唐守忠一案上,孫惟德面上公允處事,但實際上還是稍稍有些向杜允文等人那一方傾斜。
對此,季銘等一眾新政派官員紛紛對孫惟德這位右相暗恨不已,甚至有那些沉不住氣的開始對孫惟德有些怨懟之辭。
在這樣風波不斷的朝局之中,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動靜。
隨著杜允文跟陶明哲的步步緊逼,又過了半個多月,季銘一黨似乎是真的有些抵擋不住了。
這時,卻又是出現了一個令人詫異的說法在朝中傳播開來。
當初新政的實施細則,居然是元化恩科狀元、右相孫惟德門下得意弟子——顧雲浩所擬定!
甚至新政的細則所含括的並非僅僅是稅賦改制一項,更是將兵事、教育、邊防、商貿等諸多事宜都包含在內。
這個訊息來的突然,幾乎一兩日的功夫,朝中大小官員都聽說了此事。
一時間,顧雲浩又成為了眾人矚目的中心。
畢竟他乃是右相門下弟子,甚至當初右相還為他親自主持過冠禮,是孫惟德擺明了要力保之人。
而且,這位顧雲浩還是元化二年恩科的魁首,當初殿試,他以一篇提倡新政的文章受到元化帝的看重,點位當科狀元,成為華朝立朝一來第一位‘三元及第’之人。
當初既然他都能在殿試的文章中提出新政,那麼顯然是心中早已思量此事,若是由他制定出新政細則,倒也是極為有可能的。
在一番推敲之後,眾人都是認可了這個傳言的真實性。
而且更是有人對顧雲浩入朝之後的經歷進行了分析。
先是以從六品修撰進入翰林院,編修順德一朝的歷史,主要負責《南巡起居錄》,而後突然被調任到戶部的閔省清吏司。
一年的時間,便自從六品一躍成為了從五品的員外郎,這樣的擢升速度,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
而且朝中眾人更是關注的是,這位顧雲浩調任的地方乃是閔省清吏司。
徐景之案才過去不久,不少人都還記得,徐景之所以被處以絞刑,主要就是因為他在閔地犯了事。
當初戶部全面清理全國田地,而徐景那邊最先是因著在閔地所為被都察院彈劾,方才由元化帝下令三司會審。
而都察院是右相所分管,顧雲浩又是在閔省清吏司,且這顧雲浩還是右相孫惟德門下最為看重的弟子……
將這些事情聯絡到一起,好似有一個答案在緩緩浮出水面。
朝中的官員們對此詫異不已。
難道當初禮部徐景之事並非是他們所看到的那般簡單?難道當初徐景一案並非是季銘季閣老主張嚴懲方才鬧得那般大的動靜?這一切居然是右相一派在背後操控的結果……
不論如何,顧雲浩這一次是徹底被暴到了明處,頓時成為風波的中心。
看著顧雲浩與新政細則之事公之於眾之後,戶部跟工部的官員們紛紛都是鬆了口氣。
守舊派們記恨新政的官員,自然是也不會放過顧雲浩。
畢竟乃是顧雲浩制定的新政細則,他可是一個最鐵桿的新政派。
但是顧雲浩乃是右相要保的人,如今顧雲浩被牽扯了進來,那麼右相一黨也別想在此事上撇乾淨。
有了右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