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正的磚頭哦。”鸛雀著重的強調了這一點:“和神殿一樣的磚頭,是可以敲碎人的腦袋的。”
渾然沒有感覺到神聖的神殿和殺人的兇器聯合起來有什麼不對的樣子,眼前的這片地方更符合大獐對工坊工作的想象。
地上的大坑裡,一個赤腳的男人正在用力的踩踏著腳下的泥土,等到覺得差不多了就爬到了岸邊,從旁邊拿出一個用木頭製作而成的木鏟,用力的剷起一塊踩踏好的粘土,一轉手,就倒在了旁邊的模子裡。
製作磚頭需要模子,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像是大獐他們製作磚頭,用的都是樹皮紮起來長方模子,將泥土舀進去填實脫模再曬乾,就是一塊厚實的土磚。
從工藝來說,眼前的流程也是一樣的,並沒有之前的陶器工坊那麼讓人覺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但是他們的模具卻全然不同,是一種灰色的石頭一樣的形狀,分成一條條的,每一條大約有三個長方形孔,一次就可以製作三個磚頭。
粘土被填入以後,剩下的男人就會在模具的上方壓上厚實的石頭,並且用重力敲擊,促使模具裡面的粘土變得更加厚實,密度也變得更大,然後再進行脫模。
和傳統的樹皮模具比起來,這種灰色石頭製作的模具,顯然更加結實耐用,一次成磚的塊數多不說,而且也不會像樹皮那樣用了兩三次就散掉或者壞掉。
而磚頭又3分為好幾種,新做出來的磚頭,這些泥磚裡面含有大量的水汽,所以需要先架起來乾燥,等到表面變硬,連地上的蚯蚓都已經無法鑽進去的時候,就成為了常見的土磚。
而這裡的工坊顯然也不屑於製作那種人人都會做的土磚,他們會將磚頭放到窯口裡面,然後按照一定的規律放好,再用大火燒個兩天,等到窯洞溫度退去,那麼裡面的磚頭也就燒製成功了。
而相比於別的地方,因為未來的計劃中對於磚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用老燒製磚頭的窯也是最多的,大約有七八個那麼多,專門燒火的人都有兩個,叫大獐咋舌不已。
不過因為窯口的工藝性問題,每一次燒製出來的陶瓷也好,磚頭也罷,都難免存在一些殘廢品,陶器還能用來改造為陶刀或者別的東西,而磚頭呢?
“前面就是燒水泥的地方。”鸛雀悄悄的對大獐說。
“我們也能進去看?”不同於陶器和磚頭,水泥這種神奇的東西,山谷裡的人接觸的不多,瞭解工藝的更沒有幾個,而大獐顯然對此也很好奇。
“想得倒美。”鸛雀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這個是不給別人看的,不過我們站在這裡,可以看到他們磨磚頭,說是可以製作水泥。”
不過磚頭是怎麼變成水泥的,顯然就已經不是鸛雀所能知曉的,聽說那些曾經去過北方的人就知道,不過他們也說不清楚裡面的原理,只知道唸叨著女神的名字,就會發出“火焰一樣的熱”,然後就會變成水泥了。
“再過去,就是我幹活的地方。”鸛雀朝著那邊一指。
第三百六十四章 給我一個支點
從這邊的高地往旁邊看,可以看到那邊樹林旁邊的空地上,有人拉著剛剛長成的青年馬不停的繞著圈子,而馬拉著圓滾滾的石塊,顯然是在碾磨著磚塊。
磚塊的製作不容易,能夠磨成的磚頭粉末顯然也不算太多,所以水泥限於原材料,也還沒有能夠大規模推廣。
不過這些並不是大獐所關心的問題。
他好奇的跟著鸛雀往前走去,想看一看她所幹的活。
繼續往前走,已經沒有了房屋,而是一大片平地。
平地上挖成了大小不同的土坑,裡面都是從別的地方挖掘而成的粘土,在這裡,這些粘土將會根據用途的不同,而進行初次加工。
在土坑的坑口上架著一塊石頭,石頭上架著一根很長的木頭,木頭短的那端深入了坑中,頂端包著一大塊圓潤的石塊,而長的這一頭則延伸在外。
一個女人跨坐在岸上的木頭上,雙腳微曲分開,利用身體的重力,一下一下的將木頭往下壓。
而隨著她身體的起伏,木頭捆綁著石頭的那一頭則不斷向下捶打坑裡的粘土。
旁邊站著的女人在捶打的間隙中,用木鏟翻滾著粘土,使得黏土更加均勻細膩。
“雖然都是用粘土燒出來的,但是不同的東西,對粘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鸛雀這樣對大獐說。
“如果是製作陶器,那麼加入的水較多一些,送到那邊屋子之前還要切成大小厚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