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祖母也沒白待她那些年。”三姑娘自來命苦,投奔到何家,婆婆養她長大,她也學了一手好針線。婆婆沒想過三姑娘報答,三姑娘卻是當真有良心。
“所以說,娘你不用擔心,三姐姐不是那種會打腫臉充胖子的人,她有時自然就給,沒有時不給,祖母也不會說什麼的。”
“我是不擔心三丫頭的,她是個心下有數的,我只擔心你,大手大腳,我看你以後日子難過哩。”
“我有數呢。”何子衿頗有信心,道,“八月我們那鋪子就能開張了,我這先試試水,倘是生意還好,娘你明年就把醬菜鋪子開起來。到時我們鋪子裡全用娘你鋪子裡的醬菜,也能給你做宣傳,帶帶生意什麼的。我看,這過日子,不能全指望我爹跟阿念那些薪俸。在咱老家十兩銀子過半年沒問題,這帝都十兩銀子也就撐一個月,開銷可比老家大的多。”
“是啊。”沈氏笑,“原也就不是指望薪俸過日子,男人考功名,那是考的門第地位,如今咱家也不比過去富裕,可說起來,咱家就是書香門第官宦之家了。要說有錢,陳家不比咱家有錢,可他家沒做官的人,別看以前比咱家強些,現下可是差遠了。所以說,這功名的好處都在薪俸外呢。”
“這倒也是。”起碼他家的田地就有免稅額度,這一年就能多收入上百銀子。另外,還有整個家族社會地位的提升,這更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往何家得仰視胡家,現下何家考出兩個進士來,阿念還是探花,哪怕現下不做官了,回鄉也能與胡家平起平坐的。
就是三姑娘,都因何恭阿念考出功名來,在婆家地位顯著上升呢。
母女倆說了一回過日子的話,何子衿還是把二兩銀子給了她娘,非說是給她娘買果子的錢。沈氏推辭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