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這鋪子不錯。”
何老孃也笑,“隨她們去吧,天天唧唧咕咕的就唸叨這鋪子。賠了賺了的,反正也是她們的。”
母女倆說些閒話,何姑媽與丈夫道,“子衿真是會過日子的人。”
馮姑丈道,“人哪,有的人就是見天想著怎麼把日子過好,有的人呢,是見人日子好就眼紅。”想著岳家日子興旺,倒不是岳家出了什麼了不得的人才,主要是,岳家心齊啊,唸書的認真唸書,當官的仔細當官,養孩子的養孩子,開鋪子的開鋪子,就是岳母性子有些刁的,如今亦是大改了,非但不會給晚輩們添麻煩,還得空出了好幾本書,自己檔次也上去了。甭小看出書這事兒,馮姑丈做了這些年的官,他家日子好過,馮姑丈近來越發注意名聲,岳母能在帝都出書,跟官宦家的老太太太太奶奶們打交道,就很有面子了。想想自家,馮家以前也就是與何家相當的小地主,馮姑丈完全是憑自己一己之力把馮家撐起來的,家裡弟弟雖幫不上忙,但在家裡打理田產,侍奉老父,也是極好的。四個侄女,三個都嫁人,嫁的人家也不錯,原本也是太太平平的好日子,馮姑丈自己娶了何姑媽,夫妻倆情分亦好。唯一的遺憾就是他娘死的太早了,馮老太太在的時候,馮家日子順溜著呢,親孃一死,爹就要續絃。原是要正經娶作二房,彼時馮姑丈已中進士,焉能再添後孃,日後豈不生是非。
馮姑丈何等手段之人,在族裡請了族長族老們出面,總算把馮太爺勸住了,那孟家,原也不是什麼很正經的人家,倘換個人家,突然之間續絃變二房,肯定是不嫁的。孟家不一樣,照樣讓閨女進了門兒。
彼時看著還算穩當,不料這十來年不見,竟縱大了孟老姨太太的心。
馮姑丈有些感慨,只是因著何家買田之事叫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