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的,與她一同進宮的還有三人,當初是按照“一後三夫人”的規格選錄她們的。如今初封皇后的陳氏已經流產而亡。初封順妃的張氏登上後位,初封恭妃的文氏因罪禁足,後宮中人不聞此人。只有她初封就是文妃,過了十年依舊是妃位。
十年期間再未大型選秀,侍寢多為宮女,位分不高。
嘉靖一朝的後宮格局如此鮮明,長久來看,的確是她們這批九嬪佔據著歷史舞臺。
到了太后宮中,眾人就顯得祥和起來,言語必定溫柔,行事應懂禮,輕聲細語,表現得無比端莊知禮。太后就比皇后心思更單純些了,大面上問了皇后與諸位妃嬪就打發了她們,只道:“安嬪留下。”
眾人不知太后留下她是為了安慰還是敲打,面上都恭順的退下了。
太后坐在鳳位上,居高臨下的問道:“皇兒昨日去你宮中,你怎未曾侍寢。”
“回稟娘娘,陛下太累了,妾為陛下撫琴,陛下在軟榻上安睡。妾見陛下眼下青黑,面色疲憊,不忍陛下勞累,因此未有承/歡。”
“這麼說倒是你為皇帝著想了。”太后一拍椅子扶手,道:“你進宮是做什麼的,不侍寢怎能誕下子嗣!”
“娘娘息怒,都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妾在宮中來日方長,相較而言,還是陛下身體更重要。”柳娘臉上帶笑,不疾不徐的道,“這都是妾私下想法,請娘娘訓示。”
太后生氣本就是裝的,見安嬪不卑不亢,更覺得自己當初的眼光沒錯。伸手不打笑臉人,因此也緩和了臉色,道:“起來吧,宮裡就缺你這種不計一己之私為皇帝著想的。”
柳娘沒覺得少睡一晚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後宮中從太后到末等妃嬪都拿它當件大事,柳娘也就預設了自己“高風亮節”。
“不敢當娘娘讚譽,後宮姐妹也在以各自的方式,竭盡全力為陛下著想。”柳娘謙虛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