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或是本身長的就好看,反正今天往門口一站的時候,幾個男知青都不由的定了定眼,一起進城的路上,話都多了不少。

到了鎮上,知青們就像是進城的土匪,浩浩蕩蕩的先衝到了國營飯店,飯店裡的東西種類不多,但這是幾人下鄉之後吃的第一頓像樣的飯菜,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都開心了不少,就連一直嫌東嫌西的劉悠悠都露出了些許笑容。

國營飯店的東西味道一般,但是都是細糧,大家秋風掃落葉似得吃完了飯,才去買東西。

陽山鎮上最繁華的地方就是供銷社所在的那條小街,因為周圍幾個生產大隊的村民們買東西都要來這,所以也算熱鬧。七十年代的物質雖然不像六十年代那麼緊張,但是也並不豐富,能選的餘地很少,幹部子女劉悠悠自然又發表了一翻上海多麼好陽山多麼小的言論。

溫欣挑挑揀揀的買了各種生活用品,好在還有些家底,各種票據也都齊全。

為了解決以後的伙食問題,溫欣買了一些做飯的工具和食材,白麵大米,以及各種油鹽醬醋,紅糖,白糖等調料。

劉悠悠則包圓了供銷社的所有方便食品,桃酥、蛋糕、餅乾之類的點心。

點心在七十年代算是奢侈品,平時小孩子們吃一頓白麵饃蘸白糖都是了不得的甜食了,要開心好幾天,更別提這種供銷社裡提供的糕點了。溫欣看過了,在供銷社割一斤豬肉要八毛二,而買一斤江米條就要七毛五。

在飢餓的年代,甜食和肉類有一樣的誘惑力。

溫欣看劉悠悠一買就是十包桃酥,一副要以點心為飯的架勢,覺得這樣吃對身體不好,忍不住的開口勸,沒想到卻遭到了對方的白眼和酸了吧唧的回覆,溫欣摸了摸鼻子,不再說話。

在供銷社盤桓了一下午,儘管大家想花錢,但種類太少,幾人把能買的買了一個遍,才堪堪收手。

因為這次正好有毛驢車來,溫欣把大件的都買了,一共花了四十多塊錢,等到回去的時候,毛驢車上的東西擺著的就數溫欣的多。

回到陽石子,溫欣著手改變簡陋的知青宿舍。她在鎮上買了一沓報紙,這房子是土坯房,牆壁裸露在外,甚至牆邊有掉下來的土渣茅草。溫欣生了火,熬了點漿糊,把靠床的兩面牆壁上貼上了報紙,看起來乾淨一些。之後在床鋪上鋪上了她在鎮上扯的一塊粉白色的碎花布料,這時候很多人還穿補丁衣服呢,像溫欣這樣大方的把新扯的布料用作床單的也算奢侈,但碎花的床單為整間房子增色不少。

收拾完了整個屋子,溫欣還十分有興致的在村頭折了一把野花,放在宿舍裡唯一一張桌子上,整個屋子頓時亮堂起來。隔壁的兩個女知青來串門,看到溫欣佈置的房子嘖嘖稱讚。

跟溫欣這樣積極的改變環境適應生活不同,劉悠悠顯然很難適應環境,這一天溫欣就聽到她在耳邊抱怨了。溫欣曾經得過絕症,因此對待生活有種豁然的態度。劉悠悠這樣不停的發牢騷,溫欣安慰了兩句便不再與她糾。

搞定住所,溫欣開始在廚房下功夫,雖然廚房的東西不是少這個就是少那個,有的東西也大多都不順手,但是忙活了一上午,她還是蒸出了兩籠屜的豬肉白菜包子,香味飄出去半里地。剛蒸出來的包子又軟又香,溫欣剛來不好吃獨食,給一起住的幾個女知青一人送了一個。

林靜接了包子要塞糧票給她,溫欣拒絕,但林靜小聲的拉著她囑咐,“以後別這麼大方,你知道你在陽石子一天賺多少錢嗎?三毛錢,你算算你光昨天就花了多少錢,這一個白麵肉包子多少錢?這還不算那肉票糧票呢。”

“這麼少?”雖然溫欣知道這七十年代物價不同,可也著實被這三毛錢驚了一下,要知道昨天她割了一斤豬肉就用了八毛二。

“這是農村,都是直接發糧食的,知青的糧食是直接劃到食堂裡的,所以錢給的少,不如城裡工人吃供應糧的,你又是普通家庭出身,你還是別學那劉悠悠,這麼大手大腳的,要為長遠計劃計劃,咱們的戶口現在都落在陽石子了,回城還不知道哪年哪月呢。”林靜好心的提醒。

溫欣感激的衝林靜道謝,接過了那一毛錢和□□票,這是鎮上國營飯店肉包子的價格。

休息了一天,陽石子春耕就要開始了。

這天溫欣早早起來準備去廚房生個火熱一下昨天的包子吃。可是進了廚房揭開鍋蓋卻意外傻眼了,兩個包子不見了!就剩幾個白麵饅頭挨在一起。

溫欣皺起眉頭,這廚房就在她們的小院兒,一共就四個人,昨天溫欣也是一人給了一個包子的,這就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