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2 / 4)

小說:皇后起居注 作者:白寒

看邵太妃都覺得不順眼,但在朱祐棆與朱祐枟兄弟二人面前又不好發作,便聲稱自己覺著有些倦了。眾人哪敢打攪她休息; 於是都紛紛告退。王太后又吩咐將陸尚醫請過來給她診脈,這才放心地離開了。

次日一早; 就在朱祐樘忙著讓錦衣衛給朱祐杬送信送包裹的時候; 張清皎亦特地前往慈壽宮; 與王太后提起了朱祐棆與朱祐檳的婚事籌備情況:“這幾日因著祐杬就藩; 宮裡的長輩與弟弟妹妹們都有些心神不屬。宮中每個角落都彷彿鬱郁沉沉的; 不似往常那般氣氛融洽。兒臣便想著,可藉著祐棆與祐檳的婚事,給宮裡增添些喜氣。”

“你說得是; 眼下宮裡缺的便是喜事。”王太后嘆道,“最近幾乎每個人都提不起精神來,可不得拿喜事好生地衝一衝麼?”她這話說得很是委婉,若換了是張太妃,恐怕便會直說“人人都哭喪著一張臉,像什麼樣子”了。

“教兒臣說; 祐杬已經在就藩的途中,一切也都很順利,大家很不必一直沉浸在離別之情中。日子總要過下去; 只要兩廂安好,便已是足夠了。”張清皎接道,“不過,總該有些事發生,才能轉移大家的注意力。若是每日都安安生生的,沒甚麼事可琢磨的,自然只會惦記著先前那點事兒。”

王太后微微頷首,接過她遞來的摺子:“這是欽天監算出的好日子?”

張清皎點頭道:“他們算出了幾個良辰吉日,萬歲爺與兒臣參詳著選了兩個日子。不過,還須得母后替兒臣掌一掌眼才好。”身為朱祐樘這群兄弟姊妹的嫡母,除了朱祐樘的婚事之外,其餘人的婚事怎麼也越不過王太后。雖說周太皇太后是輩分最高的,但畢竟是祖母,與孫兒孫女們到底隔著一層。

“這兩個日子不錯。”王太后略作思索,“就按這兩個日子來辦罷。不然,若是太急了些,恐怕光是修繕宅邸都修不過來呢。不過,婚期與宅子也都須得告知邵太妃、張太妃以及祐棆與祐檳。若他們對婚期與宅邸有甚麼想法,咱們也可權且聽一聽。”

“還是母后考慮得更周全。”張清皎笑道。她當然也聽出了她的言下之意——“權且”聽一聽,便意味著:若是有道理的意見可以考慮接納,若是沒有道理的意見,聽過便算了,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王太后輕輕一笑,命人喚來了邵太妃、張太妃以及朱祐棆與朱祐檳。

見王太后與張清皎已經選好了日子,邵太妃縱然有心想再提前些,也只能附和說選得極為妥當。張太妃沒有瞧出她的言不由衷,暗暗想著她這回可真是佯裝得不錯,亦脆聲笑道她很喜歡十月那個日子。

至於朱祐棆與朱祐檳,則更沒有意見了。婚期自有長輩權衡決定,便是他們日後要住的宅邸,兩人也沒甚麼想法。橫豎皇兄已經選好了宅子的地址,兩人自是連連點頭表示認可。再問他們對宅子可有甚麼要求,他們也只說了些希望園子稍大些,或者園子裡引入活水,若能泛舟湖上則再好不過之類的話。

這些事都初步定下來之後,張清皎便將婚期與宅邸之事給周太皇太后稟報,周太皇太后只粗略地看了看,便點了頭。對她而言,日子確實並不重要,只要年內朱祐棆與朱祐檳能夠成家,她便覺得足夠欣慰了。且因著這兩件喜事,她亦提起了幾分精神,為兩個孫兒仔細打算起來。

“杬哥兒剛就藩,棆哥兒和檳哥兒自是該在京裡多留幾年。原本他們兄弟便差著兩三歲,讓他們在京裡留個三四年也是合情合理的。說不得,到時候還能見著他們開枝散葉,親手抱一抱曾孫與曾孫女呢。我這老婆子也沒多少年頭可活了,就算是成全我也罷,怎麼也該親眼見著子孫滿堂才能蹬腿啊。”

侍奉左右的親信聽了周太皇太后的話,紛紛都說她必定會長命百歲,兒孫滿堂更不必說,說不得還能等到五世同堂呢——誰不知道,自從皇帝陛下說會召見德行高尚的藩王入京嘉賞,太皇太后便連著給崇王去了好幾封信呢?眼見著闊別多年的幼子都有機會見面了,周太皇太后捨不得孫兒們離開亦是在情理之中。

這番話傳出去後,慈壽宮那幾位膝下有兒子的太妃無不鬆了口氣——只除了邵太妃,心裡埋怨周太皇太后多管閒事,趕緊招來朱祐棆和朱祐枟叮囑了一番,讓他們別將長輩的話放在心上,到底還是祖宗法制最重要。

朱祐棆早已有打算,越發堅定了想要就藩的決心。朱祐枟年紀稍小些,也不懂就藩究竟意味著甚麼,胡亂點著頭答應,轉頭就將此事拋到了九霄雲外。邵太妃每日都見兒子,每回見著兒子便必定提起已經離京的朱祐杬以及叮囑就藩之事。朱祐棆耐心足,往往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