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聽皇帝陛下溫聲提醒道:“皇后; 人都來齊了。”
屏風後的皇后娘娘聲音含笑:“諸位還有何疑問?若是沒有疑問; 我便接著往下說了。”
她話音剛落下; 徐溥便低聲告罪; 三言兩語便將之前她所說的那些話與尹旻以及賈俊概括了一遍。這兩位聽得連連頷首; 神色顯得越發慎重。聽來皇后娘娘彷彿只是說了些管理皇莊的經驗而已,可陛下召來這群重臣聽著,定然不僅僅是讓他們聽過便罷了; 而是暗示他更欣賞這樣的方式。至於哪些該借鑑,該如何借鑑,便是他們的事了。
周經趕緊接著問:“娘娘,皇莊眼下有多少專精於農事之人?他們若發現種糧的好法子,可否整理成冊,讓各州府照著這些法子教授農人?尤其是新的糧種玉米; 若想推廣全國,便須得更多人知道該如何栽種才能提升畝產。”
“這樣的人極少,畢竟讀書人通常一心一意想得功名; 對其他雜事並不感興趣。”張清皎委婉地道,沒有直說如今的風氣便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進學的人都是衝著功名而去,誰會想過識了字還去做那些辛苦勞累的活計?
可事實上,讀書入仕固然重要,務農者就不重要麼?手工藝人便不重要麼?在皇后娘娘眼裡,這些勤勞辛苦的普通老百姓,比那些只知道讀死書念酸詩、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讀書人”重要多了。農人能夠種出糧食,手藝人能做各種各樣的必需品,但那些只識了幾個字就自命不凡的酸腐文人又能做甚麼呢?開私塾教識字恐怕都會教壞了孩子。
眾臣都陷入了沉思,他們當然更清楚,不通世務只知唸書識字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即使沒有能力掙得功名,他們也仍然當自己是“上品”,不屑於學習其他事。說實話,朝廷與官府裡確實聚集了國朝所有的聰明人,可這些聰明人卻未必通曉實務,都只能從頭學起。但這樣的人又如何能真正起到教化一方的作用呢?
“不提其他,只說農事。”朱祐樘接道,“為何很少聽各州府提起,他們治下的農人能夠不斷髮現良種,能夠不斷提高畝產?是因為他們不重視農事麼?不是,是因為他們大都不通農事。即使略懂一二,也無法教導農人如何才能更進一步。”
“世世代代傳承的種糧之法,多半隻是憑著經驗口耳相傳。即使農民於種植有些心得,也不會傳得太遠,畢竟尋常人不可能猛然提升畝產,頂多只是被人稱之為侍弄田地的好手罷了。但發現玉米這樣的新糧種後,朕便覺得,不能滿足於現狀。提高畝產的法子必定存在,無論是稻、麥或是玉米,畝產或許都能不斷地提升。”
“農事乃國本,畢竟民以食為天。朕希望諸位愛卿都能開闊眼界,絕不能固步自封,輕易便滿足現狀。聚集一群專精此事之人,不斷地提出靈感與改進之法,亦有人願意相信他們,願意與他們交流經驗,願意試著耕種,才能更進一步。不過,朕也不會強求你們趕緊選出些人來學習農事。所以,此事便暫且交由皇莊來辦。”
皇帝陛下說罷,皇后娘娘便道:“皇莊研究的種植之法,隨時可分享給所有人。我也希望各州府能派人來跟著學,畢竟農事可不是靠著一本冊子就能學會的。若是各州府都有精於農事之人,自然便能教導農人。不過——”
她頓了頓,方繼續道:“一方水土,各有不同。皇莊只集中於北直隸,改善的種植之法自然也只適合北直隸。對於江南、湖廣以及川渝等地,卻是沒有甚麼可借鑑之處。所以,我希望戶部能支援皇莊在各地擴張,以備研究不同的種植之法。”
“……”周經愣住了:等等,他不是反對皇莊擴張麼?皇后娘娘不是該先陳述各種理由來說服他麼?怎麼直接就提出讓戶部支援了?!
彷彿瞧出了他的猶疑與不解,朱祐樘溫和一笑:“周愛卿,種植之法重要麼?”
當然重要!且不說尋常的糧食,接下來須得全國推廣玉米,也該讓皇莊教導各州府,隨時幫著他們解決疑問才是。可僅僅只是研究種植之法,需要那麼多田地麼?買一處各色田地都有的田莊作為皇莊,不就足夠了?若是任由皇莊擴張,依舊隱患重重啊。周經擰緊眉,有些遲疑:“陛下與娘娘希望,各承宣布政使司都有皇莊分佈?最終會像北直隸這般,佔據十之二三麼?”
“是,我希望最終皇莊能佔國朝三成田地。”張清皎毫不猶豫地回道,“這些田地絕大多數是括隱而來。換而言之,我認為透過皇莊來括隱,比戶部發布清丈田畝的政令更合適。”
聞言,眾位大臣無不微微一震,擰眉細細思索起來。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