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他的才能,張舉才能有機會從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一飛中天。
文武百官都以為張舉有後門,對他很客氣,但是背地裡,卻瞧不起他這樣的關係戶。
朝中有誰不是靠著關係升官的?那些寒門學子,即便是能考上進士,也不見得有什麼好出路,不然他也不會當個小縣令,一當就是十來年不動地方。
有機遇是好事,總需要那麼幾個貴人來提攜,張舉作為京兆尹,清正為民,雪災一事處理得當,很得京都百姓們讚譽。
“哦?說來聽聽。”
万俟玉翎倒是沒多重視張舉,京都一系列有利民生的舉措背後,都有莫顏的影子,張舉能當京兆尹,也是給莫顏培養個人手。
“葉相和莫相所言不無道理。”
張舉思慮片刻,彷彿聽到幾位官員的抽氣聲,他決定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吳馮相狼子野心,有蠻族作為支撐,若是謀朝篡位成功,下一步勢必會發兵大越。”
等到馮相發兵,大越失去一個盟友和強有力的後方,真真正正是四面楚歌。
這場仗,早晚都無可避免,為何不先發制人?而且大吳兩位皇子給出的籌碼足夠大,大越出兵只是威懾,讓大吳的那些牆頭草的官員們看清楚當下形勢。
大吳皇子只是來大越朝賀,禮尚往來,並非中毒深入骨髓,一切都是馮相為篡位散播的謠言。
張舉所說,正是万俟玉翎要出動出擊的真正含義,並非為了幫助洛峰和洛祁奪城,其含義,在於威懾。
馮相手下只有周邊幾個城池的守備投誠,其餘官員們處於觀望狀態,若是邊境幾個城池的人馬能重新掌握在兩位皇子手中,他們可帶領人殺回華城,捉拿馮相。
從此,大吳的軍隊可以和大越整合,擰成一股繩,先拿下南邊叛亂的小國,北地蠻族,不足為懼。
“好!”
莫中臣眼睛一亮,拍手叫好,是他想左了。
沒有領兵打仗的人,見識有限,眼光難免短淺。
張舉同樣是文官,能說出一席話,讓万俟玉翎也有小小地驚訝,他沒有其餘動作,對張舉點點頭,就算是表達讚賞。
葉相對主動出擊的戰術反覆推敲,最後認為可行。
“臣就憂心的是若到時候大吳兩位皇子反悔……。”
大吳作為大越的屬國,雖然皇權仍舊屬於洛家,卻和賣國沒有區別。
要不是形式惡化到這個地步,兩位皇子說什麼也不會答應這個苛刻條件。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万俟玉翎一直想要天下平定,洛祁不過是順勢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