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瞧了一回,方定下來:“常姐姐初入京城,便要出嫁,雖說嫁妝大約是齊全的,只怕也有些不足,倒是擇幾樣合宜的首飾好些。現今我是小輩,自不能與先前家中相比,取一對攢花石榴簪子,一對鸞鳳和鳴金釵,再取一對荷包。”
“荷包是盡有的,那簪子釵子卻得新造呢。”春纖聽了一回,心下回轉,不免與黛玉道:“這些卻不好與老太太說,可若是打發婆子們採買,又怕不大好。”賈府撈油水的可不要太多,且也容易讓人說嘴。
黛玉由不得眉頭一皺。
紫鵑便笑著道:“姑娘且安心,還有我呢。我雖是不如,走著一趟卻是不難。若姑娘有個圖樣什麼的,只怕更好些。”黛玉想了想,又道:“花樣兒原是常有新的,你過去擇新巧的便是。倒是珠玉未必合適,我記得舊日還有幾匣子各色寶石之類的,取一小匣子來送過去與他們瞧一瞧,也就罷了。”
如此計議已定,翌日紫鵑便走了一趟,回來後卻帶了個包袱,推給春纖道:“這是你要的,我倒是不曉得,這些玩意兒又有什麼趣兒,倒是讓你惦記。”說完這話,又是將那一小匣子的寶石與黛玉瞧,因道:“那金店的就取了十二顆小的,兩顆略大的並兩顆指頭大小的。”
黛玉不過說一句收好,目光卻落在那包袱上面,因道:“那又是什麼?”
“原是我瞧著姑娘在家裡也是無趣,便讓紫鵑姐姐從集市上頭帶了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