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春日宴的前一天,玄宗召集了身邊的親信大臣們在御花園散步,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當初遇到武惠妃的芙蓉園。
玄宗記得那時自己還是一個才成年就失去母妃的皇孫,而武惠妃則是年僅十一便父母雙亡,被則天女帝接進宮的孤女。兩人在芙蓉園裡巧會,又在這裡相知,同是失去親人的兩人越靠越攏,暗通款曲。可惜當時兩人的親事都不能由自己做主,才一年,自己便去了臨淄,娶了王氏。
玄宗又想起等到武惠妃及笄,自己還苦苦掙扎在臨淄,為了等自己,她拒絕了所有的提親者。之後再一年,自己終於強勢歸來,到那時,沒人再可以阻止兩人,是年武惠妃也才十六歲,兩人才有情人終成眷屬!
想到心愛的女人當年便是這樣在芙蓉園等了自己五年,再想到自己中意的小兒子近日來卻受到別人的欺辱(那個“別人”也是你兒子!。。。),玄宗覺得自己真是虧欠武惠妃母子太多。
所以痴情的玄宗就問左右近臣:“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也不能長久的沒有主事之人。眾愛卿看武惠妃可是能擔當皇后重任的人選啊?”
聽到這樣的話玄宗身邊的那幾個大臣不要太驚悚哦!陛下,我們只是來陪你散步的,不要嚇唬我們好不好!!!
可是玄宗明顯是認真的,搞得大家都好緊張,深怕自己說錯話讓皇帝陛下不開心~~~~(>_<)~~~~!
最後,快要退下來的張嘉貞提出武氏祖上出過則天女帝這樣的人物,所以絕不能立她為後,以防歷史重現。他這樣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其中就包括張嘉貞永遠的死對頭張說。好吧,這種死對頭統一意見什麼的想起來就是萌萌噠~
可是玄宗不滿意啊!我就是想要給心愛的女人一個名分嘛,你們怎麼能不理解我們之間的感情呢!!?所以玄宗的臉立刻就拉下來了,媽蛋,你們不同意老子的話,老子就不和你們玩了!他甩袖走人,把一幫子大臣甩下在了芙蓉園。。。。。
皇宮裡出了這樣大的事,皇宮外的人怎麼能不注意到?很快玄宗有意立武惠妃為後的訊息就傳到了各個達官貴人的耳朵裡。
所以等到第二日太子春日宴的時候,大家的表情都是這樣子的Σ( ° △ °|||),你說我們是討好太子比較好還是討好十八殿下比較好?
按說太子是未來的君主,當然是大家力捧的物件。可是要是武惠妃上臺成了皇后,那太子這個儲君的位子八成是保不住了,到時候十八殿下作為皇后獨子必定是要上位的,所以現在討好他也是應該的。最後,幾乎所有人都達成共識,低調做人,不輕易入局。現在局勢不明,除了不要命的投機者,很少有人願意馬上就下注。
基於這樣的共識,春日宴上,除了有寒門學子在那邊大秀文采以外,家裡有點門路,知道皇后之位的紛爭的,都低調做人,力求不要被上面的大拿們注意到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可是世家子弟的低調,也導致了向閆文席這樣自視甚高的寒門子弟覺得:“哼~什麼貴族世家子,一個能拿的出手的都沒有,未來果然是屬於我們這樣的人的!!”(大霧)
………………………………………………………………………………………………………分割線…………………………………………………………………………………………
等李清坐著自己的馬車翩翩而來的時候,就看到東宮一點都沒有宴會的熱鬧樣子,雖然四周都是才開放的美麗鮮花,但是也壓不住無處不在的低氣壓。李清走進東宮大門,又明顯感覺到在場的人對自己都格外恭敬。。。。
額,好吧,李清當然也知道自己父皇前一天在芙蓉園說的話,但是在他的記憶裡好像歷史上武惠妃最後沒有登上後位,倒是死後才被追封為貞順皇后。所以李清覺得玄宗就是隨口這麼一說,也沒當真。所以李清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都對他轉變了態度,畢竟武惠妃還沒有封后嘛!你們這些人真的夠了!
李清一路保持著疏離的微笑跨步向內殿走去,才剛到門口,就聽到偏殿裡面有人吟詩:
春意扶柳花先知,
綠水東流傳暖意。
遙看群山爭先碧,
近觸海棠始開顏。
於是李清便跨入偏殿看看裡面是個什麼情況。
原來是一群書生打扮的人在那兒鬥詩。李清看著這群書生大多都不像是世家出身,衣著帽飾也僅是整齊而言;但個個眉宇間都有一份傲氣。
對於這樣的書生,李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