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不開心?她眼角眉梢都是喜悅,蹲下身一邊兒給女兒挽袖子,一邊兒說:“阿綰這麼想就對了,你爹以往看著對你嚴厲,但你一病著實嚇壞了他。知縣老爺原本讓他去臨縣辦差,你爹愣是等你退燒了才肯走,心裡面疼你著呢。”
李綰乖順的點了點頭,別人都稱她爹爹司爺,那應該是縣裡的典史一類吧。雖然沒有品階,屬於未入流,但卻管著緝捕、司獄,是縣裡有實權的人物,百姓們也很敬重。
卻見白姨娘一拍腦門道:“呀,瞧我這腦子,繡好的荷包卻忘了給他。”她從近旁的匣子中拿出一個針腳細密的鴉青色荷包,上邊繡著一叢翠竹。“這回顏色選的素淨,你爹應該會喜歡。”
李綰打眼一瞧,便看到後邊繡著的兩個小字‘元一’。
她愣在原地,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姨娘,後邊繡的也是爹爹的名字嗎?就像我手帕上的一樣?”
白氏笑了笑:“你爹的字是元一。姨娘不識字,會繡的就只有你爹的字,和我們阿綰的名。”
李綰連嘴唇都在抖,她低下頭,裝作若無其事的輕鬆模樣:“字嗎?姨娘怎麼不繡爹爹的名?”
“昭字太難了,元一多簡單。阿綰若是有個簡單的小字,姨娘肯定也會偷懶的,否則橫橫豎豎太麻煩,總是怕記錯了鬧笑話。”
先前一閃而過的念頭,在李綰腦中逐漸清晰起來,怪不得聽姐姐們的名字覺得有些耳熟。
聖祖帝李昭,字元一。柳州乘安縣人,曾任乘安縣典史,後至東安候。於順弘十一年,舉兵起義,推翻鄴朝,建立大雍。
而李繡、李纖那是聖祖爺的女兒,是大雍的開國公主,李綰只覺得一片眩暈。所以她這個李綰,就是那個史書上的聖祖第三女,永平公主?
那上天可真是待她不薄,從亡國公主直接成了開國公主,可李綰卻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
她對這位公主知之甚詳。一來是因為兩人名字讀音相同,不自覺多了幾分關注,二來便是這位永平公主太過有名。
後世的野史雜記,文人墨客,都熱衷於她的美貌,關於她的文章詩詞不知幾何。但那歷史上的永平公主可並非一生順遂,說是命途多舛也不為過。
她長到十六歲時就因美貌被鄴朝哀帝納為皇貴妃,可沒過多久,親爹直接兵變,順手殺了她夫君,自己稱帝。大雍初立,邊境動盪,這位又被封了永平公主,打發到了回鶻和親。獨自遠嫁,苦熬八年,終於等到了大雍國力強盛,可她的父皇卻又一道旨意,要平定回鶻。
英勇無雙被後世稱作戰神的昭義將軍宋懷秀,領著十萬精兵,戰無不勝。威遠可汗身故,邊境一片平穩,她又被帶回了故土,嫁給了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像是一件封賞一般。
從頭到尾她的美貌像是一件利器,幫助李家成就千古大業,卻也刺的她自己鮮血淋漓。
最重要的是這位永平公主紅顏薄命,只活到了二十七歲。李綰渾身發冷,她真的不想早死。
第4章 決心(小修)
姓鐘的婆子四十來歲,穿身半新不舊的栗色夾襖,腦後挽著小攥兒。乘安縣地方小,也沒什麼正經牙婆,她平日張羅著茶攤,順便幫人保媒接生,有大戶人家想買使喚人,也有那活不下去的賣兒賣女,她就是從中牽線賺點零碎錢。可平時都是與各家管事打交道,今天來了一聽主家要親自挑,她還真有些心慌。
揣手等了半晌,見來了個穿綢裙的美婦人,便趕緊又揖又拜,露出一口大黃牙諂笑道:“喲,老婆子給夫人問安!”
白姨娘連忙道:“可當不得這句夫人。”
鍾婆自然明白這話裡的意思,可她又瞧了瞧白姨娘耳畔的珍珠墜,心道了不得,這李家不愧是縣中首富,連個姨娘都穿金戴銀像是官家太太一般。面上笑容卻是半點兒沒變:“那您瞧瞧,聽聞府上想買個丫鬟,我今日領來的這五個,全是長得周正的小丫頭,健健康康,手腳麻利,挑中哪個都錯不了。”
白姨娘點了點頭。來的這幾個女孩兒雖然穿的破舊,但頭臉齊整,身上也沒有異味。只是年紀都太小了些,有的看著還沒阿綰大。
“阿綰,姨娘看著都行,你喜歡哪一個?”
李綰遊魂兒似得被拉到前院兒,哪還有心思挑丫鬟,連自己日後如何都還沒想好。
她抬頭瞧了一眼,見小姑娘們鵪鶉一樣低著頭,也瞧不出誰好誰壞,倒是牙婆身後站了個十二三歲的姑娘,圓臉圓眼,嘴角還生了一顆小痣,瞧著便喜慶。李綰隨手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