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不操心出售,中間的費用也不用他出,他只需要創作花色。
與三方達成約定,瑾瑜擬了一份合約,三方各自簽字摁手印,就算達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
李言卿從他之前住的房子裡搬出來,與陳君然一起住進了學院。
而後再往那所小院的房間裡加通鋪,給冬青招攬來的工人住宿,至少能住六十人。
冬青讓翠枝和大狗先顧著城裡的生意,她回清水溝一趟。
回到明山鎮,依李言卿之言,去了李員外家,帶上李家的管家一起回的清水溝。
找上村長說明情況,要借李員外舉人老爺的名頭向村民保證,跟她進城有錢賺。
冬青回來還帶了陳君然給村長的書信,村長看過後得知陳君然牽涉其中,這事做起來後每月能分幾十兩銀,第一反應是全力支援。
但又擔心耽誤陳君然學業。
“這……不耽誤事吧?再有兩個多月就要鄉試,這節骨眼可不能耽擱。”
冬青搖頭,“不耽誤,瑾郎也在其中,還有李言卿與另外一個讀書人李林,君然只是唸書之餘點上四五套,別的事都由我負責,不耽誤他們幾個考功名的。”
“哦這就好這就好。”村長心裡鬆口氣,能一邊學習考功名,一邊還掙錢,這事自然沒有反駁之理。
就領著冬青和李家的管家老福,去了議事的空地,敲響召集鑼聲。
六月已經過了春耕和除草季,不算太忙,有空的村民都湊到場子上。
心裡嘀嘀咕咕,平日裡多久不響一次的鑼,今年還沒有半年光景,都響兩次了。
趙氏看清檯上的冬青,頓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冬青不是跟著瑾瑜去縣城安家了麼?
而且還連李老漢夫婦和大狗翠枝一起叫進城去了,種上莊稼的地和屋子都暫時留給她們家用,冬青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心裡有些擔心,是不是冬青一家子在縣城混不下去了,回來把地和屋子要回去?
可萬萬使不得,她們東西剛搬進那屋子不久,地裡的莊稼也鋤了草長勢喜人,她並不想這麼白滋滋的還回去。
就聽村長在臺子上道:“今日召集大夥過來,是因為冬青,也就是李老漢家二狗,在城裡發現了大機遇,每人每個月能掙二兩往上的銀子,他說過會不忘鄉情,這不就回來帶咱們去城裡掙錢了。”
說完頓了頓,場中一片寂靜,而後人聲嘈雜,交談聲不絕於耳,都不知道他們這些無一技之長的農夫農婦做什麼能一月掙二兩。
村長接著道:“有人願意去的,確保手腳靈便,就來李員外的管家處登記名字,你們沒聽錯,就是鎮上的舉人老爺李員外,他兒子李言卿和我家君然都在做這事,具體做什麼,讓冬青與你們細說。”
冬青走上前,清了清嗓子,清潤悅耳的聲音穿透整個場子。
“想必大夥都知道,我與丈夫在這明山鎮時,就賣一名為挑花刺繡的東西,我們決定批次製作,所以人手緊缺,你們也不用擔心不會做,這東西並不難,因為我的大伯母,她都自己依葫蘆畫瓢做了挑花刺繡去鎮上賣,你們應該也有所耳聞。”
“另外,跟隨我們進城的人,我們提供住宿與膳食,按單結錢,做得多相對拿的錢也多,村長的兒媳會與我前去,我們與你們籤合約,只要雙方摁了手印,你拿不到應有的工錢,便可憑此據去衙門上告,”
“現在不下種不除草不收割,每戶都可以選一人去縣裡,不耽誤地裡的活計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
“還請大夥仔細考慮,村長會為我做擔保人,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這次招攬到足夠的人手,下次不知道何時還需要,再有就是每人每個月都有回家一次的機會,用不用可以自主選擇,縣城離清水溝不過一天路程。”
冬青說的這些,都是與瑾瑜商議過後的成果。
聽完冬青的發言,場中之人明顯有所動搖,這等好事,怎麼看都沒法拒絕。
村長和老福暗自點頭,好一個過了這村沒這店,冬青所說的話,恰好扣住了人性的弱點,容不得別人不心動。
趙氏一咬牙,拉著豔芳第一個上前,“記上名字,孫豔芳,她願意跟你們去。”
豔芳本想反駁,趙氏都沒有問她的意願,直接就把她給推了出來。
但轉念一想,反正留在家裡也與趙氏相看兩生厭,若她能掙錢了,在家裡也能挺直了腰板,而且每月都能回家見丈夫與兒子,並沒什麼不好。
索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