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只為某一人之天下而盡忠效力。”寧王語出驚人道。
大家都震驚地看著寧王爺,不為一人之天下而盡忠效力,也就是說,賢能者為王!
此話意思鋪開來,可以理解成許多種,字面上的意思便是裴曉晴說的,為官者,應以國家百姓利益為已任。
而有野心的人聽了則是,成王敗寇,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能者居之。
而有比較瞭解寧王的人則明白,寧王是在說,希望大家不要只效中剛死的先皇,而是審時度勢,識時務為好。
一時各人心懷異樣,海清則眸光清亮地看向寧王爺,竟回身向寧王深深一拜道:“寧王能有如此胸懷,乃大周之大幸也,但願寧王心口如一,海清願跟隨王爺腳步,為天下百姓造福。”
海清發了話,老丞相幾更自然更加附合,海清在清流裡原就聲望很高,有了海清和老丞相兩位重量極人物,其他眾人便是有憤懣情緒的,或被寧王的血腥所震懾,或被寧王方才的一番言論舉動所折服,都齊身下拜。
寧王心中大慰,不由深深看了裴曉晴一眼。
這倒是裴曉晴始料未及的,她決沒有想要幫助寧王之意,只不過想救海清罷了,卻歪打正著,幫了寧王一把,倒也算是買了寧王一個人情。
如此一來,再無人反對寧王繼承大統,寧王雖然還在推辭,但老丞相老話重題,還聲淚俱下,長跪不起,請寧王儘早登基繼位。
寧王裡子面子做齊,終於答應下來,
章節目錄 907。身世解開2
寧王裡子面子做齊,終於答應下來,只是說,要等過了皇上的七七,為皇上大行之後,再行登基之典,只是先召告天下。
如此一來,今天這葬禮辦得還算圓滿,寧王意氣風發,臉色也好看多了,氣氛也不像先前那般緊張。
老丞相讓太傅撰寫傳國詔書,而正在此時,突然一隻冷箭向老丞相射來,正與太傅商量著的老丞相還來不及叫一聲,便應聲撲倒在地。
立即有人大喊:“有刺客,保護寧王。”
殿中頓時大亂,寧王身邊立即圍上許多侍衛,朝臣們頓時亂作一團。
而那些女眷更是嚇得尖叫哭泣起來。
宮牆外,更多的簡矢如密集的暴雨般射向殿內,守在殿外的侍衛不少中簡身亡。
裴曉晴大驚,忙扯了王妃向殿牆邊躲,儘量離寧王遠一點,她相信,寧王才是刺客的最終目標,這些朝臣和女眷不過是受了連累罷了,遠離目標,能安全很多。
既然能在壽守宮外佈置如此多的弓箭手,那外圍的守衛不是已經倒戈,就是已經被消滅,寧王臉色很難看,稍顯慌亂地被侍衛護在身後,冷冷地看向院牆外面。
幾輪箭雨過後,宮裡的侍衛死得零零落落,不少躲避不及的朝臣也沒能倖免,頓時殿內多了許多條溫熱的屍體,看著血腥而磣人。
裴曉晴拉著王妃躲在皇帝的靈柩後,大氣都不敢出,靜靜地注視著殿裡的一切。
接著,又有幾十條黑色的人影飛裡殿裡,長劍直指寧王。
寧王及其忠心護衛拼死抵抗,卻似乎寡難敵眾,漸漸處於下風。
裴曉晴皺了皺眉,寧王應該早就知道,今天的葬禮定然會遇阻,為何只佈置這麼點防守?這與等死有何區別?
果然,不多久,寧王就越發不支,被好幾個黑衣人一起逼入一處死角,再難逃離。
局勢急轉而下,剛才還想要登基稱帝的寧王爺卻很快就要成為階下囚,轉變太快,很多人一時都還適應不過來,很多人擔心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卻無能為力,殿中不少武將,但因著進宮不許帶兵器,只能徒手對抗,有不少人不久就被制服,好在那些刺客不想多造殺孽,只制人,卻並不殺人。
“楚允之,你這逆賊,你也有今天。”為首的黑夜有用劍指著寧王,冷笑道。
裴曉晴心中大震,她聽得出,那聲音是皇后的,原來她逃走後,又回來佈置了這個殺局。
寧王臉色淡定地看著黑衣蒙面人道:“大嫂既然來了,還蒙著臉做什麼,見不得人麼?”
那黑衣人果然將臉上的布一扯,露出冷豔絕美的臉來,大殿中不少臣子一見,頓時鼻子發酸,有的人顫聲喚道:“皇后娘娘……”
皇后的長劍向前遞了幾分道:“楚允之,皇上待你不薄,你竟然弒兄奪位,你對得起你的良心麼?”
“良心?你這惡婦也敢提良心?你當皇兄是本王殺的麼?他是病死的,身中決天掌,早就心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