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3 / 4)

小說:別跟我講大道理 作者:莫莫言

會有今日?老實的面對現實,能夠多活幾年!”

辜鴻銘惡狠狠的道,心裡卻嘆息,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張之洞一代名臣,竟然有這些廢物子孫。

辜鴻銘不知道,越是身居高位,享受富貴的人,越是無法接受忽然之間一無所有。

他們只會沉迷在往事當中,每天歡樂的假設著沒有發生的事情,堅定地以為白日夢中的美好結果,就是必然發生的。

不願意面對現實的鴕鳥,哪裡都有。

……

“湖廣竟然頑抗?”胡靈珊驚訝了幾秒鐘。

“幾個湖廣的將領說了,要麼繼續領軍,保持完成編制,要麼就開打。”官員彙報。

胡靈珊懂了,這是看準了華國將要面對歐洲的聯軍,需要儲存實力,不能用於內耗,所以就開始提要求了。

留下他們軍閥割據,自立為王,對朝廷的號令愛聽不聽,地方法令高於朝廷法律,收稅收到100年後?

胡靈珊笑了:“傳朕的旨意,這些人誅九族。”

楊廣是怎麼滅亡的,歷史記錄的清清楚楚,胡靈珊還沒傻到重複老楊家的道路。

“這些蠢貨,以為朕很高興滅了湖廣。”胡靈珊咬牙切齒,“朕才不想滅了湖廣呢,都是給逼的啊。”

嚴復對這種強調鄙視萬分,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

胡博超用力點頭,唉,誰忒麼的想滅了湖廣啊。

華國的實力,早就可以進行國內擴張,但一直壓著不動,甚至不惜遠道列印度,都是以為了一個理由。

銀子和糧食。

打下了湖廣,或者打下了其餘國內的地盤,華國就需要面對幾千萬需要吃飯需要穿衣的百姓。

什麼?吃飯穿衣是小問題,本來他們自己就能解決?

真是太幼稚了。

華夏一直以來高居不下的人口死亡率,真以為是打仗打死的?

沒有糧食,又拼命的生育,結果就是人越多,就越窮,越窮,就越生。飢餓,營養不良,疾病……然後,嬰兒夭折,婦孺餓死。

這才是華夏內地百姓生活的真相。

很大程度上,糧食限制了華夏文明的繼續發展。

胡靈珊幾年的時間,終於滿足了華夏最繁華的東南沿海地帶的糧食問題,完全做不到滿足華夏內地的百姓的糧食需求。

同為華國子民,沿海地帶豐衣足食,內地飢寒交迫?

這種不顧百姓死活,將百姓視作資料和功績的做法,胡靈珊做不出來,華國的革(命)志士做不出來。

除了糧食,還有更殘酷的經濟原因。

華國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華國遍地開花的工廠,繁榮的商業貿易上的,這些商品,去了哪裡?

少部分去了東南亞,大部分去了華夏內地。

質量比內地好,價格比內地便宜,華國的產品輕易的佔據了國內市場。

揭開這些冠冕堂皇的專業用語,其實真相就是,華國不斷地用商品,在吸著內地的鮮血。

大量的內地銀子進入華國,變成更多的商品,再次進入內地掠奪銀子。

華國的技術封鎖,壓制了內地工商業興起的能力,毫無顧忌的吞噬著內地的銀子。

一旦成為華國的領土,技術封鎖自然而然的消失,面對同樣建立起工廠,同樣有新式產品的內地,短期內,胡靈珊將損失巨大的經濟來源。

站在胡靈珊的角度,簡直是倒貼銀子救百姓。

嚴復陶成章秋瑾等人對此歡欣鼓舞,華夏百姓共同富裕;胡靈珊好胡博超唉聲嘆氣,以後再也不是產品不愁賣了,要深度開發技術,深度挖掘市場了。

賺錢的黃金時代消失了。

“只是,和湖廣將領開打,會不會影響沿海的備戰?”有官員問道。

會,當然會。

但是,胡靈珊絕不會放任華夏名義上統一,實際上分裂。

“加大防禦縱深,朕做好了沿海省份全滅的準備。”

不是有“美國流感”嗎?

胡靈珊從來沒有認為有了“美國流感”,英國德國就會從此完蛋,就不會有遠征軍打到華夏。

恰恰相反,胡靈珊認為,正因為了有了“美國流感”,華夏和歐洲的戰爭,或者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戰爭,將會慘烈無比。

……

“轟!”

大炮狂吼。

華國的軍隊,炮彈不要錢似的傾瀉,陣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