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重慶的一二三四五,然後在宏觀上規劃,又有何難。
其餘人默然,是這個道理。
“修路是小事,左右不過是沒得撈銀子罷了,但是,開墾荒田,興建水利,修建學校,控制物價,哪一條是容易辦到的,哪一條不是牽涉到了各個鄉紳富豪?”有人無奈的道,小小一個命令,要牽動多少利益,得罪多少人,鬧出多少事。
“等新任知府一到,我們就得下臺了,何必去得罪人呢。”有人嘆息,好不容易當了幾年官,還沒撈夠,就要被趕下臺了。
“要不,我們最後撈一票?”有人心動,看看時日,從東南出發,千里迢迢的趕到重慶,沒有幾個月,那是不可能的,再說,怎麼也要先收拾湖廣的殘破吧,能在一年後到這裡,已經是飛毛腿了。
其餘人猶豫不決。
聰明人冷笑:“你們不要腦袋,我還要呢,恕不奉陪。”
一群白痴,不看看華國拿下福建,拿下安徽山東後的舉動,敢在最後撈一票的,個個被揪出來砍死全家了。
有人不服:“天下那麼大,老子捲了一筆後就溜,到哪裡去找老子。”
溜,找不到?說夢話呢!
天下雖大,找個窮人自然是找不到,在一堆窮得吃野菜的黑黑瘦瘦的人裡面,找個陌生的外地人,還是紅光滿面白白胖胖富得冒油的那種,又有何難。
就算你老兄湊巧長得像宋小寶,除非你一輩子老老實實的種田吃醃菜,否則立馬就被人揪出來。
眾人嘆氣,那就只有老老實實等下臺了。
聰明人繼續笑:“這倒是不一定。”
現在出了新疆西藏蒙古,其餘省份都先後投降了華國,可謂是到處都缺官,到處都缺人,只要他們幾個老老實實的辦好華國電報交代的政令,說不定他們就能繼續當官,為害鄉里,不不不,繼續為人民服務。
“但是,聽說華國貪汙被抓住,會砍頭的。”有人擔憂的道,千里做官只為財,沒得貪汙,還當什麼官。
聰明人冷笑:“何必貪汙,我們是官,隨便給子女搞個生意做,保管賺的盆滿缽滿。”
華國不允許官員經商嗎?皇帝家就是做生意的,老華家商號的產品,全華夏都能看到,怎麼可能禁止手下經商。
眾人微笑了。
“那現在,先要把朝廷的政令給辦好了。”幾人開始認真的討論政務,再無之前的應付敷衍之意。
胡靈珊害怕官商勾結嗎?
完全不怕。
看歷朝歷代的歷史就知道,華夏土地上,從來沒有斷絕過官商勾結,官商不分。
在歷朝歷代的開國幾十年內,恰恰就是官商勾結,有效的調動了資源,高效的發展了經濟,迅速的改善了民生。
站得高,才看得遠。
再也沒有手裡有一份全國的統計資料,又知道國外的最新發展的官員們,知道國家缺少什麼,需要什麼,該做什麼的了。
在整個華夏貧窮到朝不保夕的時候,胡靈珊完全不在意有人渾水摸魚。
只要手裡握著槍桿子,那些一心鑽在錢眼裡的官員,只是在幫助胡靈珊賺錢而已,什麼時候缺錢了,什麼時候就收割一批。
“皇上,這些人,怕是不頂用。”陶成章看著胡靈珊的計劃,提醒道。
胡靈珊把所有原來華國的軍隊,都撤退到了二線,把其餘剛投降的軍隊,全部派到了最前線,然後不斷地瘋狂徵兵。
“這些兵不經打,只要英國人大炮一轟,一定全線崩潰。”陶成章認真的道。
“朕就是要他們崩潰。”胡靈珊道,“朕沒有海軍,沿海幾個省,那是必然陷落的,朕為何要派精兵和英國人德國人打?只要這些英國人德國人敢追擊深入,朕就敢於和他們硬拼。”
“你給朕盯著,敢於奮力戰鬥的,都送到二線,留著和英國人打硬仗,只會抽(鴉)片,在村子裡搶雞搶豬的,讓他們全部去死。”
陶成章懂了,華夏不需要這些兵油子。
“不,老陶,朕不是要借刀殺人,朕要的是鼓起漢人的勇氣。”看到陶成章有點會錯了意思,胡靈珊認真的道。
“從明末開始,這華夏的漢人,就變得聰明瞭,送死你去,黑鍋你背,自己躲在後面搖旗吶喊,拼命鼓動別人為了自己去送死,各種大義各種口號不斷出現,從各種角度鼓動著別人倒黴,自己拿好處。
這種華夏人,朕不需要。
朕要的,是不和親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