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快步走了出去,三個月後,胡靈珊的屠刀將再次落下,她的時間不多。
“派人盯著這傢伙。”胡靈珊道。
英迪拉是不是緩兵之計,胡靈珊一點都不在乎。
三個月而已,胡靈珊在印度有很多事情要做,根本不在乎三個月的時間。
假如英迪拉是希望三個月後英國高呼“俺胡汗山又打回來了”,那不過是讓胡靈珊消滅印度高種姓的手段更殘忍更直接一點而已。
已經有了200w華國皇帝御賜種姓的新印度人,和50w忠心耿耿的印度士兵的胡靈珊,非常的淡定。
階級(鬥)爭就是好啊,創造一個新的屬於統治階級的能夠當兵的高貴職業種姓,印度的江山立刻從此姓胡了。
正文 74。華國的工匠
寧波。
“看報了; 看報了!華國的工匠!感人至深的工匠精神,華國精神!”賣報的小童賣力的吆喝著。
“那個誰誰誰; 去買一份。”胡靈珊下令道,華夏太大了,出門幾步路就有不同的方言; 杭州和寧波算是近的了; 但胡靈珊愣是隻能勉強聽懂了幾個字。
“那個誰誰誰,記下了; 回頭到了杭州; 開始推廣杭州話; 華國全部都要講杭州話!”
手下應和著。
一國以國都的語言為官話; 這是慣例; 唐宋元明清,哪一朝不是以國都的語言作為官話的?西安洛陽南京開封北京; 都曾以地方語言一統華夏。
“杭州話不好聽,‘那個套介個套’,聽著就討厭; 不如用紹興話吧。”前來迎接的徐錫麟立刻為老家爭取福利。
“滾!”紹興話在南方語言當中獨樹一幟; 聽得懂的同樣沒幾個。
“朕作為杭州人; 管毛個好聽不好聽,天下就該學朕的話,朕說話必須是最好聽的!朕說的話必須是對的!朕說烏鴉是白的,以後烏鴉就是白的!”胡靈珊叫囂。
徐錫麟擦汗,前幾句還有點皇帝的霸氣,後幾句就是典型的指鹿為馬。
手下遞過報紙。
報紙上頭版頭條,“華國的工匠”,講述的是華國工人們的故事。
工人a幾年時間不斷地刻苦鑽研技能,親手打造了華國所有的機械,為了華國能更多的出產優秀的產品,老工人全年無休,每天吃在車間住在車間,日夜辛勞,哪怕累的吐血,別人勸他休息一會,依然堅定的道:“為了華國的崛起,我吐點血有什麼關係”,感動的其餘工人熱淚盈眶。
工人b技術精湛,某個機械需要安裝的螺母位置獨特,無法用手上螺母,工人b硬生生用牙齒擰緊了螺母。
工人c從胡靈珊杭州起兵開始,就加入了胡靈珊的工廠,一輩子都奉獻在了華國的工廠中,家裡18口人只住在30平方米的小屋子裡,別的店鋪出三倍工錢請他跳槽,他都不幹。到了最近,終於用所有的積蓄,賣了舊屋子,換了一間90平米的新房子……
胡靈珊看著感動人心的文字,破口大罵:“忒麼的誰寫的報道!是要坑死本帝嗎!砍頭!必須砍頭!”
徐錫麟驚訝,這些報道他也看過,很感人啊,每個人都在為了華國奉獻,多正能量啊。
這篇報道鼓勵了不知道多少年輕學子,為了華國而無私的奉獻,華國的工業生產社會治安陡然上升了幾個百分點,寫報道的記者以及相關的各級官員,都因此受了嘉獎。
胡靈珊怒不可遏:“所有因為這篇報道受到獎勵的受到好處的,全部砍了!”
徐錫麟大驚,為毛啊?
為毛?朕殺人要毛理由!想殺就殺了。
杭州某報社。
“聽說張兄要高升了?”有人客氣的恭喜張姓記者。
張姓記者微笑,自從寫了華國的工匠,行情一路看漲,區區報社已經不被看在眼裡,就算當了報社社長,也不過是給打工者。
最近已經有幾個杭州政府的官員找他了,有意思在政府裡給他安排個專門負責宣傳的職務。
那可是踏上了政途啊。
“你就是寫華國的工匠的記者?”有人問道。
張姓記者微微皺眉,這麼不客氣,懶得理會他。
“就是他!錯不了。”有人道。
“抓起來!”來人厲聲道。
“幹什麼?”張姓記者又驚又怒。
“皇上親自下的口諭,要你的腦袋!”來人冷笑道。
杭州政府某個辦公室內,一個官老爺癱倒在地上,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