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家又不是沒做過聯合日本人幹掉胡靈珊的事,還不是被她輕易的破解了。
以華國如今的國力,一翻臉就能用炮彈把濟南炸平,毛防守萬能都沒用。
坐山觀虎鬥也是不成的。胡靈珊緩出了手,一定要收拾敢陰她的老袁家,到時候老袁家單挑胡靈珊,還不如聯合日本人呢。
剩下的只有投降一條路了嗎?
袁克文深思。
但不管做什麼選擇,都不能讓那些將領和幕僚們知道。
那些將領們的心思只在自家的榮華富貴上,老袁家的生死存亡,一毛錢都不值。
……
“華國竟然敢插手大日本的事情?”陸軍省的大佬們怒喝。
參謀們面無表情,所有的方案都提到了,華國一定會參戰,大佬們都沒看嗎?
大佬們看了,甚至也做了思想準備,但怒吼幾句,是日本人的傳統,不如此,就會被人指責不熱血不愛國。
和華國直接開打嗎?
這個還真沒有這個打算。
看看華國的地盤,浙江江蘇福建全境,山東和安徽一半,和日本比,竟然還大著那麼一點點,足以稱國了;再看看華國幹掉英國遠征軍,幹掉印度,那叫乾淨利落,根本就是一個軍事強國啊。
日本還真沒想過這麼早就和華國開戰。
是的,只是時間問題。
等日本奪去了東北的豐富資源,隨時幹掉華國,統一亞洲。
“通知外交部,強烈譴責華國。”
要是胡靈珊根本不在乎強烈譴責呢?
這還用問?快點和胡靈珊私下談判啊。
“可是,先遣部隊只怕會玉碎。”有參謀提醒。
日軍先遣部隊已經到了河北滄州,瞧瞧胡靈珊竟然毫不猶豫的退到濰坊,避開海軍的艦炮,拼命的挖戰壕,只怕先遣部隊不論進還是退,都是死路一條。
“直接天津登陸吧。”有參謀道,登陸天津,本來就比山東登陸要靠譜,海軍部的意見本來就是這裡登陸,但陸軍大佬卻認為大可以多要幾口華夏的肥肉,愣是選了山東。
海軍省的人冷笑:“現在登陸天津,還有什麼意義?”用屁股想,也知道滿清一定在與河北的交界上挖了無數的壕溝,等著皇軍送死。
“應該大膽一點!在這裡登陸!”海軍省的人指著地圖道。
遼寧葫蘆島。
……
印度。
“還習慣嗎?這裡太熱了些。”某個華國人熱情的對新移民到印度的同胞說道。
“還好,謝謝。”汪精衛笑著道。
下定決心幹掉胡靈珊,推翻落後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的汪精衛,怎麼會在印度?
這就要怪華國的落後官僚體制!
汪精衛懷著一腔熱血,跑到華國,發現作為一個普通人,他連武林門都靠近不了,更不用說老胡家了。
再看看那在武林門城牆上的(機)槍,一群群不住巡邏計程車兵,汪精衛立刻明白了,想要在武林門外守株待兔刺殺胡靈珊,肯定是不行的,他只要敢在這裡待上一天,就會有士兵拿槍指著他,問個清楚。
汪精衛反應很快,不能在街上刺殺,那就來個蒼鷹搏於殿上。
只要加入了華國的體制內,以他的絕世才華,還怕沒有機會出人頭地,然後很快見到胡靈珊,血濺五步嗎?
現實給了熱血小青年一個暴擊。
“想在華國當官?可以啊,去考科舉啊。”華國某個衙門內,官員認真的對汪精衛說道。
汪精衛目瞪口呆,像他這樣的人才,竟然還要科舉?要是祖醫生革(命)成功了,建立共和,怎麼會用這麼腐朽的制度,他只要拿出自己的學歷,一定就會被錄取當官了。
“可是,鄙人在日本留過學……”汪精衛急了,開始介紹自己的經歷,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急忙住口。
那官員倒是意外的不在意,只是笑了笑:“認識祖醫生?”
汪精衛慘白著臉,自尊不允許他說謊:“是。”
“別怕,我們不搞株連。”官員微笑,“在華國想當官,就一定要考科舉,你儘管去考,考中了,照樣當官。”
汪精衛點了點頭,匆忙離開,完全不知道嘴裡說著不搞株連的官員,提筆在他的名字下寫了“祖醫生餘孽”幾個字,憑這幾個字,汪精衛別說當官了,身後立刻會有十幾個人挖他的根底。
汪精衛沒有選擇科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