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寧老頭兒在,恐怕這場面都不好收拾了。
正文 171 吳家來人
沈春雲跟著寧老頭兒去拿了藥,“大叔,今日多虧你了。”
“團團和長致都已經給我道過謝了,哪還值當你再來說一回。沈忠和長致本來就是無辜的,衙役也不會真的將人帶走的,只不過是想要一點兒好處。”
沈春雲在城裡的時候,自然已經聽過了好多風聲,只要塞了銀子,衙役就只會帶走當家人,鮮少會一家老小都帶走的。畢竟將一家老小都帶走了,還誰來上下打點?
只是,沈孝一家子不是個懂事的,竟然一直在院子裡喊著冤枉。衙役可不會管你冤枉不冤枉,左右也不是他們斷案的。
也虧得寧老頭兒趕來的及時,又賣了一個面子,才得以將人給保了出來。
“二十兩銀子,等回頭,我二哥出來後,一定會還給大叔的。若是——若是我二弟真的沒法子出來,我也會還的。”沈春雲說著,也忍不住哽咽了。
到如今為止,據說進了衙門的,就沒有一個出來過。
因為江夏城裡的買賣私鹽一案還沒有了結,相關人等自然一個都不會放出來。
等著沈春雲回去後,寧老頭兒皺著眉頭,看著漆黑的夜,這夜好似格外的漫長。
“你舅舅帶的軍隊在哪裡?”
寧南星從藥房裡出來,站在寧老頭兒的身邊,“在北邊。江夏城裡駐紮的軍隊是南邊的,恐怕不剝掉一層皮,是不會離開的。”
“唉,這漆黑的夜,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亮……”
“快了。”寧南星應道。
第二日一早,寧老頭兒帶著牛里正,和沈長致,楊平順一道兒去了城裡。
楊平順因為大點了衙門不少的銀子,愣是連人也沒有見著,但是好歹也是認得門。
寧老頭兒站在衙門門口,讓其他人等在門口。“我去找找縣尉,打聽打聽到底怎麼一個情況。等出來咱再商議。”
“寧爺爺,我們在對面的茶棚等你。”因為最近到衙門打聽的人實在是太多,衙門門口,突然多了不少茶攤子。能在衙門附近擺攤子的,大多都是衙門裡有人的。
餘下的走走到最近的一處茶棚,找了一張桌子落座,叫了一壺茶,等著寧老頭兒出來。
等了許久,寧老頭兒才出來,沈長致趕緊迎了上去。
“怎麼樣了?”
一看到有人從衙門裡出來,茶棚子坐著的其他人都盯著這邊看。
寧老頭兒無奈地搖了搖頭,“走吧,回去吧——”
“唉,又是一個沒有辦法的……”
“這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這銀子到底還要不要再填進去……”
另外幾張桌子的小聲地說著,沈長致一行人也趕緊閉了嘴,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等著趕著馬車往回走的時候,寧老頭兒才開口說道,“只說了,幫忙打點,至於能不能出來,就看上面的人會不會鬆口了。其他的只能等了。這案子一日不結案,一個人都不用想出來。”
“真的沒有被的辦法了嗎?”楊平順有些著急地問道。他的兄弟一家子都被關了進去,又加上二舅子,楊平順早就心亂如麻。
寧老頭兒嘆了一口氣,“朝廷下的令,就是連軍隊都已經調過來了,若是沒有徹查清楚,就連縣太爺的烏紗帽估計都保不住。這麼大的事情,誰敢放人?”
寧老頭兒暗自在心裡嘆了一口氣,想起來縣太爺說的。
原來沈孝和柳氏被抓,也是真的是沒有法子,因為是有人將柳氏給供了出來。這人不是別人,就是柳氏的孃家人。
柳氏買的都是私鹽,還將那小販介紹給了孃家兄弟。柳氏的孃家兄弟也是膽子大的,沒有別的本事,重活累活髒活都不願意做。因為買私鹽,一來二去地跟小販熟識了,熟識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買賣私鹽的其中的利潤有這般大。
原本還生怕被抓著,只敢一斤半斤地做著,嚐到甜頭後,就沒忍住,也跟著小販做了起來。
這回,縣衙下令嚴查,朝廷還從南邊調來了軍隊,協助各地的縣府徹查私鹽買賣之案。小販被抓了起來後,沒抗住兵爺的嚴刑拷打,一個鬆口,就將柳家人給招了。
至於柳家人,還沒有等兵爺拷打,就已經將人給招了。就連柳氏也招了出來。說上頭的人,是柳氏介紹的。所以,就算是有衙門裡的人出面,這事兒也不好搞。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只不過,寧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