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正和帝照常上的,但是中午的時候就已經沒有奏摺了,誰缺心眼兒在皇帝過生日的時候上奏摺議政啊?
但凡不是急事,壓一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總不能為了這麼個好日子討人嫌吧》?
中午的時候,皇后娘娘帶著後宮主位的各個小主,其實就是正和帝的大小老婆們,來了正和帝的寢宮真龍宮。
皇宮有正和帝單獨的寢宮,是為真龍宮,皇后娘娘的便是鳳凰宮,取“龍鳳呈祥”之意。
這也是十年間,唯一一次皇帝不翻牌子不邀請,就能跟著皇后娘娘進來皇帝寢宮的機會。
三四十個女人打扮的花枝招展,一步三搖十里生香的到了真龍宮,正和帝此時已經在真龍宮等著了。
晚上要大宴群臣,所以中午只能是家宴了,這“家宴”就是在真龍宮吃,皇后娘娘後宮嬪妃們各位小主,還有皇太子以及三個皇兒幾個公主,都要先給正和帝拜壽。
“願夫君洪福齊天,安康永樂。”第一個來拜壽的,還是單獨出來行禮祝賀的,自然是皇后娘娘,作為正和帝的結髮嫡妻,她是有這個資格的。
身後一大堆女人們有些憤恨的低著頭,手裡的帕子都要絞碎了,因為她們不管說得多好聽,本質上也改變不了她們是“妾”的事實。
“皇后免禮,來,坐到朕的身邊來。”正和帝的笑容恰到好處,他對皇后娘娘的知情識趣十分識趣十分滿意,不介意給她臉面,讓她有更多的底氣去管理好後宮,這幫子女人可沒一個省油的燈。
“謝皇上!”皇后娘娘也樂意跟正和帝演戲,心不在了,人也不在了,她不能再失去這份信任和麵子上的情份。
挨著正和帝坐在了一旁正和帝老早就讓人準備好了的鳳椅上,隨後便是皇太子了。
“兒臣給父皇拜壽,祝父皇萬壽無疆!”皇太子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禮,因為他是為人子者,又是嫡長子,現在的儲君未來的皇帝,故而這禮行的要比皇后娘娘的禮大多了。
“好好,我兒說的好。”正和帝對嫡長子制度很擁護,因為他是嫡長子,他的父皇也是嫡長子,而他的太子,依然是嫡長子。
自從小石頭那些話說完之後,他倒是都忘記了,說不定都丟到了天邊兒去,可是正和帝卻記得。
尤其是那“嫡長子襲承製”,若是運用得當,足以不動聲色的削弱豪門世家和門閥家族們的勢力,更有剩餘的勢力也會受到波及,所以自那次之後,他處處表現的都很明確,那就是對嫡長子的看重。
就連這幾年以來提拔的官員,也多是嫡長子出身,例如李國忠那樣的人,李家三個兒子,李國忠不是最合適的都察院院正,可是他就是提拔他了。
“太子來,坐在父皇身邊。”正和帝早有準備,皇太子的椅子他早已讓人打造了出來,是一個縮小版的龍椅樣式,只不過是黃花梨木的,而非是龍椅的金絲楠木,只不過除了材質之外,其餘的 一模一樣。
皇后娘娘一看這架勢,頓時就更安心了,笑容都真的不能在真了,而皇太子看了看他父皇,確定一下父皇這不是試探也不是想要捧殺了,這才湊了過來:“兒臣謝父皇抬愛,可是這個,是不是有些……。”逾制二字他沒敢說出口,但是意思他相信他父皇能聽懂。
“無妨,日後這江山,這天下,都是要你來繼承的,你不坐,誰有資格坐?坐下吧。”正和帝說這話的時候,看了看其餘三個皇兒,老二就是個熊孩子,老三身體不行,老四倒是壯實,可惜早早的就沒了娘,皇后能將他一視同仁視如己出已經是非常幸運了,而且老四還太小,這些話三孩子是有聽沒有懂。
“兒臣恭祝父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二皇子領頭,帶著四個皇子三個公主給正和帝拜壽,其實孩子們都挺小的,有的還是奶嬤嬤給擺了拜壽的姿勢,就這麼糊弄過去而已,實在是太小的緣故,最小的公主才兩歲,前幾日剛過的抓周。
而小公主也就是秦昭儀所出,原來的德貴妃,如今的秦昭儀,站在一排女人身後,低調的幾乎成透明的了。
“好,你們都到那兒坐好,一會兒就開宴了。”給孩子們安排的座位,是在皇太子的下首一排位置,在太子以下,嬪妃之上。
他的這番做派,主要是敲打那群不安分的女人的,現如今他已經是一年都沒進過後宮了,很多女人都有意見,但是那又如何?他不樂意還能有人逼他麼?
他已經有兒有女了,有嫡妻有小妾,誰能說他什麼?
所有女人都有些不服氣的看了看皇后娘娘,以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