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2 / 4)

二皇子高些,但聖上一繼位,兩位皇孫便成了皇子,這皇子同於親王例,便比三皇子高了,再加上這已被封為忠郡王的七皇子,這禮部可說是為了眾皇子的出行規格吵翻天,光是誰先誰後就可以引經據典許久。

其實這皇子出行規格一事雖然難辦,朝堂也不至於為此爭吵許久,主要是這皇后孃家與理國公柳家隱隱聯手,想借此逼迫聖上儘快冊封諸位皇子。

聖上雖開了金口說按皇子序齒順序安排車駕,但這話一出,淑妃一脈固是安靜了,但皇后一派卻是不甘了,若是按皇子序齒來排,這徒辰陽得排到第三順位,明明是隱形太子卻落到如此境地,未免太過了。

當下徒辰陽一派不斷上書,好些太上皇的老臣甚至是要去跪乾清宮了,這事情又被擱置住了。

被妻兒逼迫著,雍政帝險些氣到吐血,只能不斷在長春宮中怒罵著,「逆子!逆子!」

現下他可真能明白父皇當日的心情了,真是至親至遠夫妻,他還沒死呢,便一心想著他的位子了。

薛寶釵幽幽一嘆,倒是難得的同情了雍政帝一會兒。

「要不就讓三殿下留下監國吧。」薛寶釵建議道。

就像一般命婦哭靈一般,家族中總會有幾個女子報什麼病中或孕中的,總不能全家裡的主子們都走了,這不底下的奴僕還不翻天呢。

她也知道自己這法子也只能將徒辰陽被冊封太子的時日也多拖延一陣。畢竟這徒辰陽是太上皇親封的,只要太上皇還活著的一日,只要雍政帝一時找不到比徒辰陽更好的繼承人,徒辰陽被立為太子也是遲早的事情,但她就是不甘心,她薛家家破人亡的莫名其妙,怎麼能不讓人多付出點代價出來。

雍政帝思索片刻,「此計或許可行。」只要沒明著打了兩方的臉,他又明擺著和稀泥,這朝臣再怎麼的,也不敢真惹了他,更不可能因一己之私而阻了祭天之事。

雍政帝下了明旨:皇三子留京監國,而大皇子、二皇子,和忠郡王陪同祭天,按皇子的序齒排先後順序,雖然沒弄出了主次先後,但至少也算避開徒辰陽與大皇子之間誰尊誰先之爭了,這事才算是定了下來。

當然這徒辰陽門人頗有幾分不甘願,試圖上書勸阻,不過聖意己決,雍政帝又斥責了好些人,後來這朝堂之上也沒了聲息了。

這祭天來回少說也要大半個月,滿宮的妃嬪之中,雍政帝只帶了薛寶釵一人同行,而大皇子與二皇子也帶了自己心愛的側妃,唯獨這徒昭帶了正妻同行。

皇后雖對雍政帝就只帶了薛寶釵前去一事頗為不滿,雖說覺得這帝后一起祭天,方符合陰陽之道,但可惜的是,自大晉王朝開國以來,一直都沒有帝后一起祭天的例子。

第一代開國皇帝祭天之時還未娶妻,自然不可能帶皇后同行。第二代皇帝祭天時正好遇上了皇后有喜,為了腹中龍嗣,皇后也只能留守宮中。於是做為第三代皇后的她,也只能鬱悶的看著雍政帝帶著薛寶釵同行了。

在人人都帶侍妾或側妃,只有徒昭一人帶正妻同行,自然是有些礙眼了,皇后將史湘雲喚來訓斥過幾次,並暗示她應該盡到正妻的義務,挑個本份的宮女開臉,並且讓徒昭帶著侍妾前去才是,那有媳婦放著家中老人不管,自己跟著丈夫出去玩的道理。

偏生這史湘雲只裝作不懂,每次笑笑的應下了,回去之後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沒把皇后的暗示當回事,皇后又不好明說,只能暗暗生著悶氣了。

對此,史湘雲只能說,老子當年可是出名的皮厚心黑,雖然心黑這檔事怕是比不過宮裡人,但要跟老子比臉皮厚,這世上老子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了。

能夠跟著去五臺山晃晃,也算是另類的公費旅遊,除去那囉唆的皇后娘娘之外,史湘雲難得的高興了一下,這年代女子出行太不容易了,不像她原本的那年代,只需一個小旅行包便可以走遍天下。

史湘雲興沖沖和嬤嬤們討論隨身行李與隨行的人選。因為是輕騎簡行,徒昭只准備帶貼身的小夏子前去,史湘雲也不好多帶婢女,只准備帶比較穩重的立冬。江、袁兩個嬤嬤之中,雖然江嬤嬤是她用慣之人,但江嬤嬤出自宮中,對宮裡的大小事務也比較熟悉,於是便決定讓江嬤嬤留下來看家,帶著袁嬤嬤前去。

況且這袁嬤嬤做的一手好藥膳,出行之時,一切都不甚方便,有袁嬤嬤在,到時想要吃口熱的也比較方便。

女子並不參與祭天,聖上等人祭天時穿的是特製的禮服,這衣服自是有內務府準備,這麼大的事情,這內務府也不敢做怪,他們只需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