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3 / 4)

小說:女帝 作者:白寒

事公允,臣子們也多有感念。因此,宗正寺、禮部等擬定的方案,字眼一個比一個好聽,排名第一得就是“世宗”,意為“不祧之宗”,即不用併入祧廟的祖先。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了,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的文臣,因為沒有性命威脅的緣故,那都是有脊樑的,一個個腰桿子挺得筆直。能給聖人這個廟號,可見聖人做得多好,但秦恪有意見。

秦恪不僅是個大孝子,還是個文人,喜歡咬文嚼字不說,對“禮”也特別看重。他一看到“世宗”打頭,臉色立刻就不好看了,把摺子一甩,怒道:“他們這是什麼意思?世宗?莫不是在譏諷先帝?”

“世宗”一號,非但有“不祧之宗”的意思,還有“世系轉移”之意。簡而言之,便是統緒由此開始。說得簡單點,那就是,這張龍椅,本來不該由你來坐的,再往深裡想,那就是用一些本不該用的手段來奪得帝位了。譬如漢世宗,世人往往更熟悉他的諡號,漢武帝。景帝本來都立了長子劉榮為太子,結果呢,劉榮被廢,劉徹當了太子。館陶公主和王夫人的約定,毫無疑問,被人詬病了千年。

按理說,聖人得位之正,是毫無疑問的。廢太子倒行逆施,把江山交給他,也就沒有如今的大夏了。但無論如何,嫡次子終究不是嫡長子,聖人底氣足,心裡的刺一會兒就撫平了,秦恪卻看得很重。故他一摔摺子,張華就立刻使了個眼色,命人去喊秦琬來救火。

張華是內侍省的少監,地位僅在匡敏之下,秦琬第一次回京,便是張華領的他們。在沈曼的有意經營和張華的刻意靠攏之下,雙方合作得還不錯。理所當然地,匡敏退下了,張華便頂替了匡敏,做了內監。

在宮中待久了的人,別的不說,誰能說得上話,誰是紙老虎,看幾眼就能摸清楚。張華早就明白了,秦恪說話,也不是不頂用,卻不能當做金科玉律,朝令夕改是常事。倒是沈曼和秦琬,有一句是一句的,半點不摻假。

秦琬對張華也是客客氣氣的,互利互惠麼,哪怕她不怕對方,也不願得罪父親身邊的人。張華這份人情,她承下了,急忙趕來,秦恪也沒想到秦琬怎麼來得這麼巧,第一句話就是:“裹兒,你來看看,這些大臣太不像話了,居然擬世宗為先帝廟號!”

明白父親正在氣頭上,秦琬正色道:“就是,世宗怎麼行呢?先帝文治武功,古往今來都是有數的,怎麼也該是世祖才是!”

秦恪原本氣得不行,聽見女兒這麼說,火氣消了一半,還當秦琬真忘記了這些禮儀上的東西,忙道:“裹兒,你學的東西都還回去了?阿耶在你小的時候就教過你,廟號不能亂來,除了開國皇帝,或者追封開國皇帝的父祖,其餘的,誰廟號能稱為‘祖’?”老子是太宗,兒子是世祖,沒這道理吧?

“先帝雖不是開國皇帝,卻是承上啟下的人物啊!”秦琬振振有詞,“一統江山得是先帝,將柔然折騰得半死不活得還是先帝,四十年前天下是什麼樣子,您比我清楚,怎麼不能用世祖呢?難不成先帝之功還比不上光武?再說了,您要追先帝為仁宗,朝臣們定是不會答應的。孝宗……恐怕也不成,中宗、高宗固然不錯,卻也及不上世宗啊!”

秦恪糾結了一下,覺得秦琬說得也對。

先帝為了穆皇后,曾經忤逆過太宗;也曾處死、流放了親生兒子。仁宗、孝宗這兩個廟號,基本上是不要想了。至於中宗,大夏還沒多少代呢,怎麼就中興之君了?高宗、英宗又更差一些,算來算去,還是就世宗好?

不對,不是世宗,應該是世祖!

大孝子秦恪被女兒說服,思忖片刻,又問:“那諡號呢?世祖武皇帝?”一想到聖人,首先想到得就是他平定江南的功績。

“還是文皇帝吧!”秦琬早就打好了腹稿,“文治武功,文治在前,先帝將科舉制度徹底定了下來,在位三十餘年,開科取士千餘人,官至六部尚書的就有十餘個,各地郡守不計其數,天下舉子都念著先帝的恩德。再說了,太宗是武皇帝,漢世宗也是武皇帝,咱們追先帝為武皇帝,未免不美。”

秦琬此言深得秦恪之心,故他不住點頭:“還是裹兒想得周到,就這樣吧!”本打算拿硃筆裁定,發現因為聖人過世,暫時換了藍筆。

想了想,還是沒批,而是取了下一本奏摺,才一開啟,臉色又是鐵青:“這幫小人!欺人太甚!”

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

秦琬不明白父親為什麼發火,她極為自然地走上前,撿起被秦恪摔到地上的奏摺,認真看了起來。

張華眼皮一跳,當做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