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有啥高產的秘方,你可別瞞著掖著啊!”
餘小蓮知道三堂叔愛說笑,便介面道:“三叔,咱家要有啥秘方,還能瞞著自家人?今年施肥是我和娘一起施的,確實跟去年一樣。至於產量咋這麼高,我們也不清楚。”
你們不清楚,我清楚啊!餘小草低下頭,一邊幹活一邊道:“娘不是說種田就是靠天吃飯。或許老天看我們家順眼,所以給我們多產些糧食。”
“嘿!沒想到咱們家小草隨了你三叔我,愛說笑話。這老天還看人下菜呀!不過也是,老天看你們娘幾個總是不飽飯,所以多給你們些糧食,也說得過去。”
餘江對於二叔的繼室,早就不滿了。作為小輩,還是隔一個房頭的,自然不好說什麼,只有平時幫著可憐的二嫂和孩子們乾乾重活,儘量能幫就幫點兒。
“你們家這畝產,少說也有兩千多斤,比人家春薯產量都高!我們家,畝產能有你們這一半,就偷笑了!”餘江嘴裡羨慕著,手中的活兒可沒停下。的確是一把幹活的好手,一個人的速度,比小草孃兒仨都快。
有了三堂叔這個免費高效的勞動力,下午又有打漁回來的餘大山和餘海幫忙,天沒黑,五畝地的番薯都起出來,用獨輪車一車車運回家了。
看著院子裡堆成山的番薯,成天拉拉著臉的張氏也笑開了花。估摸地算了下,今年的番薯畝產居然達到了三千斤,比往年多一倍還多。
面對大豐收,張氏終於鬆口,留下一部分個頭小點兒的窖起來,留冬天蒸著或煮著吃。剩下的,都要切成片,趁初冬太陽好,曬出來等需要的時候磨成薯粉。
“託當今皇上的福,”餘老頭看著堆積如山的番薯,一副手中有糧心不慌的滿足感,“我年輕那會兒,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