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轉眼看到另外還有三個陌生人在旁的時候,不由地收斂了笑容,擱下畫筆,站了起來。
姚懷瑾見狀,忙親親熱熱地上前稱呼了一聲“外祖父”,便引見李名遠等人道:“這是岳父大人,這是岳母大人,這是,小嬋。他們昨日才到的京城,想著趁早來拜訪您老人家!”
王翰林聽姚懷瑾這麼說,已經隱下去的笑容,又浮現了出來,上前招呼了李名遠等人。
李名遠一家三口哪裡敢怠慢,自然是趕緊行禮問安。
王翰林又看了看李小嬋,笑道:“是個不錯的姑娘,怨不得懷瑾為了你如此拼命。”
其實,李小嬋如何,王翰林不過看一眼,哪裡就看得出來了,只不過是時時聽姚懷瑾說起李小嬋如何如何地好,又聽到了一些姚懷瑾為了這樁親事所做的努力,如今見到眼前的姑娘雖然姿容不說無雙,但也算得上是上乘;眼神清澈,眉宇之間舒朗自有清氣,王翰林才隨口誇到。
李小嬋自然是害羞地受了,又道了謝。
接下來,王翰林卻並沒有再多關注李小嬋,他信任姚士卿和姚懷瑾父子倆的眼光。更何況,李小嬋到底是女眷。還是未過門的媳婦,他也不好多說,便讓王伯喊來廚娘孟嬸兒陪著文嫻和李小嬋,他則領著李名遠和姚懷瑾去了書房。
李小嬋無聊。他雖然想去這山野間領略一番,但到底是王翰林沒過門的外孫媳婦,姚懷瑾又說王翰林頗重禮數,如今又在人家裡,李小嬋只得作罷,和文嫻兩個人在房間裡,呆坐著,或是和孟嬸兒說上一兩句話。
見太陽逐漸轉向中天,孟嬸兒便告了辭,說是要去廚房做午飯。
文嫻和李小嬋一聽。便忙要去幫忙。
孟嬸兒知道文嫻和李小嬋的身份,哪裡敢讓貴客幫忙下廚做防。
但是,耐不住文嫻和李小嬋一番“晚輩下廚做飯孝敬長輩”的勸說,只得同意。
做飯,對於文嫻和李小嬋來說不是難事。但是,她們倆卻一點都不瞭解王翰林的口味。
為了避免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的尷尬,文嫻和李小嬋便只是幫忙做其他的事,調味則全部都交給熟悉王翰林飲食習慣的孟嬸兒負責。
只是在最後,文嫻和李小嬋又用自己帶來的西川府的特產,做了兩道地方小吃,口味不拘。主要是圖個新鮮,表達一份心意。
孟嬸兒能被王翰林調來負責廚房事宜,自然是個聰明的,如今見文嫻和李小嬋如此做法,不住地在心裡點頭,看來這次。姚懷瑾給自己挑了一個好媳婦。
午時不到,王伯便過來催飯,見文嫻和李小嬋也在廚房裡忙活,嚇了一跳,忙責備孟嬸兒不該勞動貴客。
李小嬋便笑道:“王伯莫要怪孟嬸兒。是我和孃親非要來幫忙的。第一次見外祖,我們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表達心意,便來廚房幫忙,又做了兩道西川府地道的小吃,讓外祖吃個新鮮。”
王伯聞言,笑容深了起來,不住地說些“辛苦了”之類的話,卻也不再責備孟嬸兒。
很快,飯菜便在飯廳擺上了。
果然,王翰林見到桌上兩道沒有見過的菜色,便開口詢問王伯。
王伯便滿臉笑意地將文嫻和李小嬋兩個人在廚房的事,說給了王翰林聽。
王翰林聽了,很是高興,不住地誇讚說,姚懷瑾娶了一個好媳婦。
原本,王翰林也知道姚懷瑾極有可能娶一位公主的,所以對於農戶出身的李小嬋,生生讓姚懷瑾放棄了飛黃騰達的機會,多少有些介懷。但是,王翰林一介文人,為人清傲,又知道姚懷瑾才學好,倒也不在乎這麼個裙帶關係的飛黃騰達。
如今,王翰林見李小嬋進退得宜,談吐不俗,便更是放了心,笑得很是開懷。
一頓飯,賓主盡歡。
飯後,眾人又說了兩句閒話,便由王伯安排著午休去了。
夏天燥熱,又容易犯困,午休正好補充精力。
待午休過後,王翰林又和眾人說了一會兒閒話,吃了一會兒茶,姚懷瑾便起身要告辭了。
這會兒天已經漸漸地涼了下來,雖然還是熱的,但是已經沒了正午時的灼熱。
王翰林倒也不很留,只是親自將一行人送到了大門口,熱情地邀約眾人下次再來玩。當然,其實,王翰林比較想邀請姚懷瑾和李小嬋小兩口時時來玩,至於李名遠那個書呆子,還有文嫻一介婦孺,他倒不是很在意。
姚懷瑾笑著應了。
眾人便又是一番辭讓,姚懷瑾一行人才催動馬車,緩緩地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