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瞥了她一眼,“不是給我自己吃的。”頓了頓,又道:“是給浙江百姓的。但最後還是遲了,那年死了不少人。有的被淹死了,有的餓死了,田裡都是水,不是綠的也不是藍的。”
他側過頭來看她,問:“日後你做了官,若是憑俸祿吃不飽飯,你怎麼辦?”
青辰沒想到老師會這麼問她,愣了一下後道:“那我就到老師的家裡吃。”
這下連宋越都懵了,眼梢一抬,“你當真不客氣。”
第12章
青辰話出口後才覺得有些臊,低下頭不知說什麼好。
宋越倒是又說:“還好你是瘦的。”
喧囂了一日的京城恢復了平靜,月光灑在平整的街道上,柔和似水。
馬車的車輪碾過一塊塊石板,很快就駛到了沈青辰的家。
她抱著食盒下車,對宋越拘了個禮:“謝謝老師送我回家。”
宋越也下了車來,打量著她夜色中破舊的住所,“這就是你賃的屋子?”
“嗯。家中有些簡陋……恐怕不便招待老師,還請老師原諒。”她父親見了生人會害怕,青辰也怕他異常的舉止驚了宋越。
他點點頭,“無妨,進去吧。”
“學生告辭,老師慢走。”
青辰在宋越的目光中進了屋。月色下,她的背影纖長而瘦削。
直到屋門從裡面輕輕釦上,緋紅色的身影才步入馬車,漸漸消失在了夜色中。
夜裡,沈青辰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愛徒,兄長,貌美如花……這些讓老師聽得一清二楚,回想起這些話,她的臉上不禁又是一陣燥熱。她都不知道,自己的臉皮有這麼厚的。
後來青辰又想到了她救下的人。他竟然是正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皇帝的親衛心腹,統領了數萬錦衣衛,地位尊貴,大權在握。
在取箭時候,他疼成那樣都調侃安慰自己,箭頭取出來後,她也能感受到道謝時的真誠。可是如今他又派人跟蹤她,要一封莫須有的信,她想不明白為什麼。
他強悍剛毅,卻又狠利陰沉,雙眸透著冷色,讓人猜不透他的內心。
這日,翰林院侍書抱著一摞卷子,跟著宋越到了堂上,發給了各庶常,是他們交上去的策問。
宋越來上課,彷彿依舊嫌書冊燙手,沒有帶,倒是在腰側抱了盆植物。沈青辰看著面熟,是之前她撞碎過的紫竹——換了新的青釉白梅盆的。
小小的一盆被他摟在懷裡,看著很是有些小清新。
他將那盆竹子擺到陽光灑落的窗臺上,撥了撥交疊的葉子,然後轉過身來看著他們。青辰覺得他好像在看著自己的方向,不由將目光移向別處。
這時侍書到了跟前,給她發下一份卷子。這份策問不是她的,字型是標準的臺閣體,但最末一字仿若掙脫了束縛,飛龍走鳳,署名竟是徐斯臨。
沈青辰不由看向斜前方的徐斯臨,他也接到了卷子,正埋頭細看。目光半天才從一列挪到另一列,看上去無比認真。青辰看著那捲子眼熟,好像是自己的。
宋老師難道將他們的卷子兩兩發給了彼此,要他們互批卷子麼?
要真是這樣,只怕那徐斯臨還不知要怎樣對她雞蛋裡挑骨頭。
等侍書派完了卷子退去,宋越對眾人道:“我看了你們的策問,也給了修撰編修們看,他們一致的論斷,本次策問的最優者……是沈青辰。”
青辰還在想著徐斯臨,乍聽這句,愣了一下。她當時沒有刻意寫宋越提過的政見,沒想到還能拿第一。
徐斯臨從她的策捲上抬起頭,回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情緒莫辨。
“不過,你是二甲頭名,這本該是你的水平。”宋越看向她,頗有些清冷道:“日後非但要保持,當要更精進才是。”
沈青辰點頭應了是。
宋越坐到了講幾後,“修撰編修們的意見固然要採納,但我也想聽聽你們的想法。接下來,你們就當堂互策吧,由沈青辰這一組開始。”
當堂互策,意思就是讓他們看了彼此的卷子,然後駁斥對方了。
徐斯臨聽到這裡,二話不說就立刻站了起來,“我手中的乃是沈青辰的策問,其中一策乃是論災年時糧食應該先供百姓還是將士,我以為,他說的不妥……”
接著他便把她的策論唸了一遍,唸完後便開始陳訴自己的觀點,“士兵亦為百姓,得了口糧充飢,非但不會餓死,更能上陣殺敵,若無這些人守護我大明國土,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