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無小事,一次授一個人四個官職,是不是太任性、太兒戲,他不管。他只知道他挖掘了一個人才,這個人的口碑自翰林院到工部,自同門到老師,無人不褒獎。這樣的結果真是極好的,那個人沒有讓他失望,也讓有心爭議的人無從爭議。
“朕知道,四份官職太多了,你會分,身乏術。”朱瑞說完了,還安慰道:“你放心,朕不會把你累垮的。翰林院修撰與左春坊贊善原本就是兼任的職,都負責修撰史籍,講讀經義,你是傳臚,這方面想來也是得心應手的。”
“工部那邊,不用你像韓沅疏一樣,具體負責某個省的水利工程,朕只是為你在那留個職,讓他們有些棘手的問題可以來問你,你給他們指條路便是。至於戶部照磨所,是稽核國庫收支賬務的,你也不必像現有的照磨一樣,一冊冊比對稽核賬務。只朕對他們報上來的賬務有疑問的,會讓你幫朕看看,如此而已。當然,你精於財事,想必有時候也想去看看賬,朕讓你到那裡去,你就隨時可以看了。”
“所以,你的主要精力,便放在東宮和翰林便是。戶部與工部,你若自覺有些閒暇,想看些什麼,做些什麼,便隨時去看去做。你雖與同職之人的具體事務有些不同,可官職是實實在在的,底下的屬官也必須恭敬地對你。若是你的上司們安排你做的事,超出了朕方才所說的,你可以直接拒絕,到朕來告訴朕。”
青辰靜靜地聽著皇帝的陳述,心裡想了很多。
起初聽到朱瑞一下授她四個官職的時候,她也很是震驚,覺得朱瑞太過兒戲了。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連廚房裡都有具體分工,各司其職,她一個初涉官場的人,怎麼能同時兼任四個官職呢。
可是在聽朱瑞這一番長長的闡述時,她的想法慢慢地改變了。
朱瑞做這一決策,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身為一個皇帝,他能意識到自己的哪個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