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報》紛紛加入了這場文字大仗。
什麼道家,佛家,雜家,兵家……一個個看熱鬧還嫌不夠,紛紛擼袖子下場參戰。
一場意識形態的爭論,不出意外,變成了一場各大學派的混戰。
儒家一派如臨大敵。
這是要造儒家的反嗎?
很快,這場爭論從民間蔓延到官場,從京城蔓延到地方。
儒家一家獨大的現狀,第一次受到了挑戰。
雖然這次挑戰,只是小小的試探一番,卻足以讓儒家代表人物,各位成名已久的大儒親自下場撕逼。
嫌棄《大周生活秀》版面有限,不足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光是京城,就多了近十份報刊,專門用來撕逼。
大佬們,用自己的錢,或是儒家一脈集資,成立報社,發行報刊。
學著《大周生活秀》兩天一期,天天在報紙上對各家各派,挫骨揚灰的辱罵,揭老底。
道家,兵家,雜家,法家等等學派不答應了。
我們雖然人少,但絕不會打不還手。
揭老底,誰不會。
你們儒家的老底,更是臭不可聞。
一場爭論,搖身變為扒皮祖宗十八代的底細,各種不為人知的黑歷史,被公佈在報紙上,供世人閱覽。
市井小民可不管你家,我家,大家只管看熱鬧。
只是才過一兩個月,儒家新辦的報紙,就陷入了頹勢。
每天除了罵罵罵,揭老底,就沒別的內容。而且用詞晦澀難懂,誰樂意看啊!
銷量從最初的兩三萬份,直接大跳水,一個月後就變成了兩三千份。
唯有死忠還在支援。
市井小民早已經將這些新創刊的報紙拋棄。
反觀《大周生活秀》,銷量一直保持平穩,偶爾還有小幅增加。
《大周生活秀》從最初的六個版面,擴大為現在的十二個版面,內容豐富多樣。
不光有文壇學派罵戰,還有市井生活報道。
比如某某坊被小偷光顧,某某坊要拆遷了,誰家被戴綠帽子等等新鮮八卦……
傳奇小說,也有固定的版面。滿足了喜歡看小說的讀者。
還有各種肉菜糧食價格,甚至還有外地發生的新鮮事,西北的戰事……
多種多樣,有料的內容,才是一份報紙長盛不衰的根本。
沒人樂意天天看毫無新意的罵戰,簡直是浪費時間。
儒家一派死忠,氣得半死。
“《大周生活秀》的立場很有問題。”
“不如到報業司舉報。”
“沒有用。生活秀並沒有寫犯忌諱的內容,報業司不會干涉。”
“不如我們也學《大周生活秀》,多報道一點市井新聞。”
“荒唐!豈能與生活秀這樣的俗物同流合汙。”
呵呵!
你倒是不同流合汙,那你倒是出錢辦報啊!
真當辦報不要錢嗎?
一直在虧錢,照著這麼下去,除非大佬真愛,肯出錢一直養著報刊。否則報刊遲早會破產倒閉。
眾人爭論不休,也沒爭論出一個結果。
罵戰進行到這個地步,始終沒有分出勝負,誰也說服不了誰。
很多人都感覺到了疲憊。
除了個別積極分子,依舊亢奮外,大部分人已經喪失了最初的激情。
罵戰變得溫和起來。
與此同時,數份才創刊兩個來月的報紙宣佈停刊。
就像是一場鬧劇。
到最後都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
這些紛紛擾擾對難民而言,沒有絲毫的影響。
難民營每天都在擴建,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入京城。
其實,很多難民並非走投無路。
他們可以投靠親友,或是另謀出路。只是聽說京城難民營有吃有喝有地方住,而且不用錢,朝廷一切都管了。
難民們,不管窮的富的,全都跑到京城來。
定睛一看,一邊水泥房,嗯,很不錯。朝廷有良心,
什麼?竟然要交房租?
說好的免費呢?
啊?
竟然只有窩棚才免費,而且還是配給制。按照人頭,大人每天才半斤糙糧。
特麼的,這條件也太苦了吧。
難民營工作人員立即翻了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