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沒想到竟然是賣藥材的,倒也沒有使絆子,而是老老實實地去叫了掌櫃過來。
藥鋪掌櫃也姓林,要論起來倒也能算的上本家,往上數三代也是林家村出來的,對林清父子的態度也不差:“請問小哥,是要賣什麼藥材?”
伸頭看了一眼父子兩身後,也沒看到竹筐麻袋什麼的,不知道他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林三牛的手有些顫顫巍巍的伸進書袋,將那顆被拔了鬚子的人參遞給林掌櫃,心提到了嗓子眼——縱然看過畫像,也沒見過實物,林三牛真怕這是一個烏龍。
林掌櫃的心神一下子被吸引了過去,接過之後反覆在手裡驗看,過了好長一會兒才嘆道:“快二十年的野山參,雖然個頭一般,但藥效應該是可以的。只是可惜了,鬚子都沒了,賣不了好價格。”說完抬頭虛了一眼林三牛,也不知道這漢子交了什麼好運,搞到這個人參。
林清不知道的是,他們這個地界也是很少有人參產出的,一是農人一般並不識得這個藥物,二是就算有專門採藥為生的人家,一旦發現人參會立馬採摘,不會過多關心藥效之類的問題。因為留在那兒一天,就是一天的風險。誰知道哪天就被人當草除了給畜生吃?所以能送到藥房的人參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是品相很差的那種。
林清這回算是交了大運了。
“這鬚子是被我家人給吃了,家中有人病了,知道這是個好東西,只吃了些鬚子補補身體,主要還是想換些銀錢買點吃點,日子也能好過一些。”林三牛照著林清的話說道,一臉的真情真意。其實這話林三牛覺得還真沒瞎說,本來就是這麼回事啊!除了林清沒生病也沒吃了這個鬚子外。
一句話給林掌櫃點明瞭人家不是不識貨的人,知道這人參珍貴著呢!再加上聽到這東西賣了是換錢治病的,心中也微有惻隱之心,便也沒有太坑林三牛:“這人參品相壞了,我這兒也賣不出價格,若是你品相完整的我能賣給富戶。現在這種只能用來炮製藥材。這樣,十兩銀子我收了,小哥你看怎樣?”
林三牛一聽這株人參能值個十兩銀子,話也說不利索了,只能連連點頭。
等父子兩人拿著銀子出了“杏林堂”,林三牛要不是摸到懷裡硬邦邦的銀子,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第11章 第十一章:主意
林三牛在哪兒傻樂,林清卻在那邊算錢。
當時林清假裝在一旁好奇的問林掌櫃,如果帶鬚子能值多少銀子,林掌櫃告訴他能給他們十五兩銀子。
林清覺得按照他的推算,這次賣給林掌櫃的人參,他倒手一番至少能賺十兩,如果給他品相完整的人參,他去高價賣給富戶,這裡面的利潤就更高了。
所以當即林清就給剩下的那一株人參定了價格:“爹,下次您把這株完整的野山參賣給藥鋪的話,我覺得咱可以賣二十兩。到時候可以讓他們先開價,如果少了二十兩咱就不賣。”
剛剛還沉浸在十兩鉅款中的林三牛,轉瞬間就被這“二十兩”給震得雙眼發花,過了老半天才平息了心情,很是鄭重得對林清道:“狗子,今天爹會將這十兩銀子交給爺奶,以後你讀書也有了個花銷。至於這剩下的人參,咱自個兒留著,誰也別告訴,知道嗎?今天也不賣了,咱走吧。”
林清不去評判林三牛對於這人參的處置,既然給了他了就讓他去分配。他不知道林三牛的心思已經考慮到了以後林清娶親生子了。有了這株人參,到時候林清要是看中哪家閨女,也能出得起彩禮錢。更何況,林三牛始終對林清的身體健康很不自信,留著這株人參,萬一將來有大用呢?現在賣了換錢容易,以後想買回來可不一定有了。
不得不說,林清還是沒辦法和林三牛一樣用他們的思維去思考,底層人物也總有底層人物掙扎求生的經驗。
林三牛沒有忘記張氏的囑託,帶著他去書鋪花了一兩銀子買了一塊硯臺,一塊墨條,幾刀練字用的紙。之前就想著給林清備上一套筆墨紙硯,但是當時一直沒機會到鎮上,再加上荀夫子後來贈送了林清一支毛筆,這事情就一直拖著了。
最近看著兒子老是用毛筆蘸著清水練字,就算林三牛再沒文化,也知道這清水是寫不出字的,心裡早就想著給兒子買上一套了。如今得償所願,雖然買的也是成色最下等的硯臺,墨條和紙,但是卻比林清這個受益人還要心裡樂呵。
林清在林三牛結賬期間,在書鋪裡到處轉了轉,倒是看到了不少想要看的書,有前人編纂的歷史概況,地理遊記,也有今人所作的民情實錄,山水雜記,這些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