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主持,他是翰林院侍讀出身,為人開闊豁達,文風樸實厚重,應該不會像府試那般刁鑽古怪。”
鄭光不過幾句話,在林清耳中卻是資訊量巨大!分析下來這次院試應該是和縣試模式差不多,截搭題的機率很小,這個馬學政是屬於正統文人路線,出題也是中正平和的。
而當林清真的坐在院試的考場上,拿到考卷時,才發現當初自己在馬車上的分析一點不假!
這次院試只考兩場,今天是第一場考四書題一道,經義題一道,試帖詩一道,題目都是出的四平八穩,屬於那種考驗基本功也考驗才智的題型。因為往往一道題越平常,人人會答,但是想答得好卻是不容易了。
林清仔細通讀了一番題目之後,就開始打腹稿,覺得差不多了才開始在草稿紙上答題。似乎是前兩場考試讓林清在八股文一道有了信心,這次做起文章來竟是覺得一氣呵成,少了過去那種頓塞之感。
正是憑著這少有的靈感,林清都沒有先行謄抄第一題到正式的答題紙上,而是立即開始做起了第二道經義題,等兩道題全部做完,林清腹內已經是轟轟直響,將心神從試題中抽出才發現早已過了午時飯點。
匆匆拿出準備的大餅就著清水吃下肚去,待有了飽腹感才放下還剩一半的餅子,包好收回考籃中,略略消了一會兒食,腦海中在想著那首試帖詩該怎麼寫才能寫的比之前出彩一些。
待林清寫下這首試帖詩在稿紙上,又感覺有些字句寫的不精妙,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