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刺殺事件,可謂是株連九族的罪名,因此,所有與王爺沾上邊的人,都無一倖免,全都被抓進了牢裡,等候明天的砍頭,唯有屈寧例外……
屈寧聽了之後,氣得真心的想罵皇上,罵罵他,他的腦袋是否長在脖子之上?從古至今,有哪位策劃刺殺皇上的主謀,會腦殘到把場地安排在自己的住處?
第四十章 無語的冤案
屈寧的心裡雖然有氣,卻不敢多言。只能一言一語,小心翼翼地引導皇上和穎妃娘娘在心平氣和之下,把她想要知道的事情說完。於是,當她把整件事情聽完之後,心裡便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明天午時三刻便是王爺一家被斬首示眾時刻,你說,她能不急嗎?
她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想要想出一個辦法來,讓皇上放了王爺一族。但是,刺殺事件乃是一件大事,而且皇上已經認定王爺為主謀,想要他放人沒有那麼容易。
其實,現下剛剛入夜不久,窗外的夜色朦朧,像是西湖的水霧,稀薄而清冷。
屈寧心情煩躁地走了一會,便自我冷靜下來。此時不是她急躁的時候,若想要解救王爺一家,她還得冷靜下來分析事情再想對策。想著,她坐了下去。
桌上的蠟燭如火焰一樣燃燒,卻燒不散四周的黑沉之氣。她緊緊地盯著眼前的燭火,燭火一跳一跳地,跳躍著火星,燃燒著燭身,溫暖了她的心,驅散了她的煩躁,讓她的心越發靜了下來。
王爺被斬,擺明了是一樁冤案,何以皇上如此糊塗昏暈,分辨不出其中的冤情?是他一早就想殺了王爺,只是苦於一直沒有好的契機?還是王爺平時鋒芒太露,讓朝野上下的人都恨不得他死,所以,朝野上下的官臣明知道這是一件冤案,卻沒有人站出來為王爺申訴?
唉,官場如戰場,人心如海深啊。朝廷之上,不但人心難測,帝王之心就更難測。屈寧想像得到,在這件刺殺事件之中,就算王爺的動機不明,就算有人想為王爺申訴,但在皇上氣頭之上,誰也不敢強出頭啊。
唯今之事,只有屈寧才會想辦法解救王爺一族了。
屈寧自嘲地一笑,沒有想到,當初她為了自保而替皇上擋了一劍,卻換來了皇上對她的情和誤解,這才倖免她跟著王爺一起抓起來等著被砍頭。不過,可以避免殺頭一事,早就在她的預料之中,否則,她也不會不顧性命為皇上擋那一劍啊。
當時,眼看刺客挺劍刺來,本能地,她想躲開那一劍,但在電光火石之念間,她想到她若是避開了,後面的皇上肯定會捱上那一劍。皇上若是捱上一劍,那還了得?事過之後,皇上若是死了,這裡的所有人,不,就連外邊不相干的人都會被賜死,以便殉葬;皇上若是不死,僥倖活了下來,那麼,王爺府裡的人全都會安上一個保護不周、防護不全的罪名,因而被賜死。橫豎都是死,那麼,只有在死裡求生才是上策,這就是所謂的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她才會不顧性命替皇上擋了那一劍。那一劍,在她看來是為了自保,為了死裡逃生,但在皇上眼裡看來,意義卻大不相同了。
皇上以為,屈寧不顧性命為他擋上一劍,是鍾情於他,是可敬可佩可恩的行為。所以,皇上感動之餘便深深地愛上了她。然後,他在把王爺一家收押入監的時候,便使了個金蟬脫殼計,讓屈寧在此次事件中脫離開來。他的計謀便是說屈寧乃是穎妃娘娘的遠房妹妹,他的私下戀人,只因還未得到太后的允許,不便把屈寧接入宮中寵愛,只得把她寄養在王爺家裡四個月。四個月下來,王爺愛上了屈寧,所以,他知道三天前便是皇上和穎妃娘娘出宮接屈寧回宮的日子。於是,他色|欲燻胸,橫刀奪愛,便上演了一場刺殺事件。
於是,王爺刺殺皇上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讓整件刺殺事情看起來有根有據,有情有因,最重要的還有動機。
我勒個去!這就是古代式的冤案。明明一件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被皇上和姦臣來一招移花接木,便成了一件讓人無法挑出毛病的刺殺案出來。
想到這裡,屈寧無語了,也感到了事情的棘手。她若想解救王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只是,不容易也要救啊,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王爺和他的夫人們全都被砍頭吧?
嗯,正所謂解玲還得系玲人。此次冤案,只因皇上聽信了王大人這個奸臣的一翻混帳話,這才導致皇上錯判,然後皇上再與王大人一起把一出沒有影的案情,弄成有根有據的案情。那麼,她若想翻案,還得從皇上和王大人的身上著手,解開他們胡亂捆綁在王爺身上的繩子。
想著,屈寧心中閃過一策,忙令人準備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