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柱香,章老太太見她實在是憔淬,也說不出不許的話來。
顧氏帶了素梅、素竹兩個便去了獨樂寺。
這一去,就是半年之久,章家派人來接,卻聽說顧氏已經待發修行。章老太太氣得大怒:混帳啊,這簡直是混帳,誰許她帶髮修行了?她年紀輕輕的,怎麼就因為一個孩子,生出這種念頭來?兒子沒了,可以再生,她怎麼能做出這麼頹喪的事來?這傳出去不是打章家的臉嗎?
正好聰哥兒從書院回來,章老太太叫他務必把顧氏接回來。
獨樂寺在燕城東郊六十多里的山頂,聰哥兒年輕體健,也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爬上去。從山頂居高臨下往下望,涼風襲襲,令人神清氣爽。梯田如層層塊塊,宛如綠色織毯,阡陌縱橫,河水環繞,彷彿長長的玉帶,泛著銀光。
獨樂寺並沒有臆想中的金碧輝煌,只灰撲撲的幾間正殿,後頭是房頂上草的禪房,走幾步就到了盡頭,往後山一望,又是連綿不斷的山脈和隱在綠木從中的村莊。
可見這獨樂寺香火不旺。
寺裡只住著十幾個尼姑,都是四五十歲的年紀,穿著藍布緇衣,一臉菜色。她們的吃穿住用全是自給自足,在山腰種了莊稼和蔬菜瓜果。
她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誰能倖免,日子平淡如水,倒也清淨。
顧氏混跡其中,因有著一頭烏黑的長髮,在這些尼姑們當中格外顯眼。她居然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住了大半年,並且毫無怨色,甚至臉頰微胖,竟是比在章家氣色還好。
聰哥兒大跌眼鏡。
第436章、顧氏番外十七
送上第二更。
總感覺這章沒寫好,沒寫出自己想要的感覺,煩惱。
顧氏對聰哥兒的到來十分意外,卻也沒興起什麼波瀾來,只淡漠的道:“我已經給三爺寫過信了,他若不同意和離,我便在此落髮修行。”
聰哥兒心底十分吃驚,一向穩重、自持的臉上都露出驚訝之色來。半年不見,她自己想通了?只是這想通,是否是他心裡想的那層意思?她是肯和他走了,以此言試探,還是說,她不過選擇了另一個出離章家的極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