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跑買賣,她要回孃家幫幫忙。
她一去就是一天,回來的時候腳步輕鬆,嘴角還掛著笑。並且每次都帶點好吃的回來,可能是一把山楂,也可能是一個梨,或者一個青蘿蔔。
她每次都跟蘇盈講:“娘去你姥孃家了,你舅舅最近很出息,跟著人去縣城跑生意呢。”
屁!
蘇盈才不信。
那個人渣舅舅現在還是個混子,不務正業,整天就想做發財夢,結果不是虧錢就是惹事。
前世可是帶著原主進城以後才開始賺大錢發家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希望,反正樑美英和老蘇頭倆人最高興,蘇向東依然故我,每天傻樂呵。
蘇盈和章婆子則懶得和神經病較真,只卯著勁編草盒賺錢。
她們日常編的,傅民友每次下鄉也帶上十來個,轉悠一天總能賣幾個錢。
他本身就是小本生意,原本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個幾毛一塊,差的時候一天都不賺錢。
而且風裡來雨裡去,也十分不容易。
現在有了新產品,倒也開啟點銷路,不少人買,還有人直接拿雞蛋和糧食換,再上集把糧食和雞蛋賣掉,反而更有賺頭呢。
轉眼過了半個多月,這期間章婆子又發展幾個婦女一起編草盒,超額完成任務。
因為下鄉賣的不錯,王貨郎和傅民友就把所有的草盒訂走,時間到了他們要結伴趕車去城裡賣貨。
這時候已經過了臘月十二,正是城裡鄉下人置辦年貨的時候,不管什麼出貨量都很大。
他們都租借隊裡的騾車,一人拉著一大車貨物,帶了人一起去跑。
先去縣城再去市裡,每天都在趕集中。天不亮就趕路,甚至半夜都在路上,累了困了就在馬車上睡一覺。
小年都不能回來。
等臘月二十七的時候,他們終於從外面轉回來。
他們帶的草編貨全部售罄,後來都不夠賣的。
一開始他們還矜持,一個草盒八分,後來就一毛。
再後來尤其去了市裡,月近年關貨物越貴搶貨的人多,一個原色草盒竟然賣到兩毛錢,彩色的甚至能賣三毛。
不過一年到頭也就那麼幾天。
過年的時候,富裕的貧窮的都要買年貨過年,勞累一年總都要犒勞一下自己。
所以有錢沒錢的,過年買年貨都格外大方。
而物資緊缺,供銷社和國營市場的不是要券就是要票,有錢都買不痛快。
幸虧這時候已經81年冬天,管制沒那麼嚴格,年關政策更鬆緩,膽子大臉皮厚的就倒騰東西賣。這無形中也緩解了物資短缺的問題,讓市民們過年可以買個痛快。
買的爽,賣的賺,皆大歡喜。
回來以後,傅民友就開始拿著賬本算賬分錢。
他賺多少自然不會如實告訴別人,畢竟他賣貨也很靈活,行情不好便宜點,行情好貴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