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2 / 4)

小說:明朝生活面面觀 作者:暖暖

她說後母要待前妻之子仁家,先生言及:前子需敬重繼母,以孝動人;

她說商人重利失信喪身;先生卻道:季節重諾而受人愛戴,被人拋家捨命相救。

就算先生專門三個學生講《小學》,可是,所講故事,著實出奇——

自己沒說到的,先生補之。自己說故事,是隨興而為,哪裡想到,先生那邊也能找到相補的故事來教導。若說自己這是上聯,那先生那處便對的是下聯。

天下沒這般巧合。

文箐問華庭道:“你家先生高姓?哪裡人士?貴庚呢?”她現下受教於年輕的許先生,後又在家中聞得四叔周同聘請的先生並非一個個都是年高,故而此時發問,也沒說“高壽幾何。”

華庭提到先生,十分自豪,滿口敬重與誇譽:“商先生年少呢,家在淳安,是來杭州備府考的。”

這個地方的少年先生,還姓商?

文箐愕然,難道是商太樸?還是商輅?到底是哪個?

嗯,穆姜仁愛這個故事,為《中華德育故事》其中一則。有動畫片的,還有陪配樂兒歌呢。

古代按年歲來說,教書也有先後順序的。元代就有人寫過專門筆記,具體提到各年齡層次所閱書籍。分為八歲前所學內容,八歲後開始正式學習的書卷,為《小學》,《四書》,其後為十五歲左右,後讀經注,學賦,看策,作八股(明)。

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

文箐愕然,難道是商太樸?還是商輅?到底是哪個?

前者,自己還打過交道。若是後者,那可是個名人,大才子,三元及第之人。實在是心中躍躍欲試,想近前瞧一眼。

華庭笑道:“表妹想見先生,這有何難。姆媽,您說呢?”

沈吳氏提到這位先生,也是帶了些讚許的意味,對文箐道:“先生確實好學問,連你大舅都倍加讚許呢。你在家中,本來還能讀書,如今到得我這裡,卻日夜操心。眼下既得了閒,不如也同華庭一道去多學點兒字。”

因華庭無先生教導,沈貞吉雖有心讓他隨了自己學,可是奈何他若在蘇州,就躲不得債。沈吳氏一介婦道人家,哪裡會懂得先生學問如何。於是,年初沈貞吉到得杭州,特意為華庭覓先生。

華庭見姆媽與表妹說起這些緣故,便小聲道:“表妹,先生亦想見你呢。”

文箐詫異地道:“你,你在商先生面前說我甚麼了?他怎知我?”

華嫣在一旁略聽得對答,不滿弟弟這麼將妹妹說與人聽。“你也是讀書之人,該用得點心思,想想如何處世。”

華庭以為表妹不悅,道:“我,我……”

文簡卻從桌邊躥了過來,替表哥澄清道:“姐姐,姐姐,不是表哥說的,是我說的。”

文箐責道:“文簡要謹記,姐姐是家中女子,不能隨便為外人道的。”她又不好說自己是為了名聲。文簡年小,哪裡懂這些,只讓他記住這個不能說。

文簡被小小地責備,有些小噘嘴道:“商先生不是外人,而且,他,他……”

華庭替表弟解圍:“這個,說起來,表姐或許認識。先生第一次見得表弟,便已叫出表弟名來。道是先前在淳安識得。”

這麼巧?文箐心突突地跳起來,道:“先生臺甫為何?可是為太樸?”

說完,她在表哥面前也覺得有點冒失,似乎太唐突了,自己一個女子,哪裡能隨便叫男人的名字。幸好,華庭一則年少,尚不太注意這些細節,另一則是他因為與表妹親厚,又喜歡先生,並沒覺得有何不當。

華庭本來想給文箐一個驚喜,沒想到兩句之後,便問表妹給猜個正中,道:“表妹記得?”

他這麼問,自是說這先生是商太樸了。都說出人的名字來,還問記得不?

可文箐當時也有些沒回過神來,只點點頭,道:“認得。粗粗見得一面。”

她不說“記得”,她說“認得”。顯然在某種程度上,潛意識裡想避開這個問題。可實際上,那並不是粗粗一面,不僅是在茶樓中會過面,還在舟中過得了一日多呢。說來說去,與商太樸之間,確實也只是萍水相逢,遠不及她與孫豪之間的互動。在她心裡,也只有孫豪這個人,才夠得上“朋友”稱謂,能讓自己“記得”。

可是,商太樸這麼年少,就要府考了?那不是比商輅更出名?但是,自己關於明代人物中好象沒有這號人物,難道藉藉無名之輩?這個人也不過是尋常一個讀書人,最後淪於教書先生度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