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拿上早準備好的禮物說道。
“大人太客氣了,既然如此,那雜家就不客氣了。”那傳旨的公公也不客氣,接過林海準備的禮。
“公公一路辛勞,我讓人備了些酒菜,還請公公和幾位留下來用頓便飯如何?”
“不了,雜家還得趕回去向聖上交差,大人的心意雜家就心領了,那雜家就告辭了。”說完向林海拱了拱手,領了帶來的幾個官差離開了。話說這徐公公據說是公眾的太監總管,因為為人不驕不躁很得聖寵,一般的人輕易不敢得罪他。林海在官場上混跡多年,這些還是知道的。
京城裡,也因一道立太子的聖旨而炸開了鍋,雖然那五歲的大皇子一直以來都被看好,只是誰都沒有想到皇帝會立太子立得這麼快,著當今皇上正值壯年,本想不會這麼早立太子,不想這天來的這麼快。雖然立儲在百姓看來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皇帝后繼有人,不會有大的波動,但朝廷裡卻是暗流湧動,紛紛猜測皇帝此舉的用意。
若皇帝的皇帝的第一個聖旨猶如春雷,引發不小的震動,那麼第二個聖旨就是個地雷,使得整個大靈都震動。立林海為太子太傅的訊息傳來,更是驚起了滔天大浪,誰都知道這太子三師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以及太子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意味著的是將來太子勢力的大小。這巡鹽御史是什麼職位,是一個掌握著大靈三分之一財力的職務,更何況林家大小姐是未來的逍遙王妃,這不明擺著這逍遙王爺將來也很有可能就是支援太子的,能不引起震動嗎?
有人歡喜有人憂,賈家不就是這樣的例子,林海被提拔為太子太傅的訊息傳來,賈母自然是歡天喜地的讓連二奶奶王熙鳳擺宴慶賀,那聲勢弄得像是自個兒兒子被提拔,當然也有不少人來賈家慶賀,名為慶賀,實為打探訊息。這賈母也是人精,自然是知道這些人的來意,也就故作和林家很要好,自己知道林家的一切的樣子出來,讓人信以為真。這也是由於賈家這幾年來內裡不斷的空虛下去,許多人若不是看著元春是宮裡的貴妃,是不願意搭理賈家的,現在有機會重新顯擺賈家的威風,她怎會錯過,她自然要牢牢的抓住賈家是林家舅家這一點,大肆宣揚,不然機會錯過,找誰算計去。
賈家自然也是有人不高興的,這自然就是那賈政夫婦,王夫人心裡憤恨自然是因為和林海賈敏的過節,可這賈政為何不高興呢,賈政自詡有才,平時經常故作清高,和一批自詡懷才不遇或是很有才華的文弱書生一起吟詩作對,不管家中俗物,身上自然也是有那種古代文人的通病,無病呻yin,不通事務,還自詡清高,看見別人好,心裡自然也會嫉妒。而賈政自認自己比林海學識豐富,比林海強,可林海如今卻是從一品的太子太傅,而自己這個堂堂貴妃娘娘的親爹卻還只是個五品官,他心裡能不嫉妒嗎?想著等林海來了京城,一定要他先來拜訪自己,給他個下馬威。
而林家卻全然不受外面的紛紛議論影響,因為林海要調到京城的訊息黛玉早就知道,搬家所要帶走的東西在幾天以前黛玉就吩咐開始打理,且有了上次搬家的經驗,因此一切事宜也都有條不紊的繼續著。
而林海也早把手邊的公務整理好,很快就與新上任的巡鹽御史交接好工作。
這期間自然也少不了要去接待那些來賀喜的人,幸好府中有好幾個當初跟在賈敏身邊的管家嬤嬤幫黛玉從中周旋,不然以黛玉一人之力應付起來會很吃力。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林海黛玉打點好揚州事宜,開始啟程去靈都,兩人帶著幾十個僕從,幾車物什,一路北上,由於龍君宸擔心路上會出事故,命令吟風樓的人一路暗中護送。因此一路上倒也安全,沒有出什麼事故。
這次北上,有很大一段路程是走水路,這是黛玉到這個世界以後第二次坐船,上一次坐船時由於洪水剛過,滿目的瘡痍,黛玉也就沒有興致看江上的景色。
而這一次黛玉很有興致的讓人搬了椅子到船頭,擺上瓜果茶水,和林海坐在船頭欣賞兩岸的美景。江岸上,是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田裡已經是綠油油的一片,而岸邊不是的能看見幾個婦女在江邊浣紗漿洗。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船隻劃過江面,拍起朵朵浪花,浪花不斷地拍打著船隻,敲擊出一曲歡快的歌,而黛玉的心情也隨著著歡快的歌曲飛揚。
“玉兒,有沒有興趣和為父對弈一局?”林海也心情頗好的問黛玉道。
“好呀,正好我也要檢驗一下我的棋術有沒有長進。”黛玉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黛玉招手叫來在不遠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