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立刻應著。
傍晚,於林氏一早就來幫著郝氏做蒸餃了,兩人一個剁餡子,一個揉麵,於學良卻遲遲不露面。
“郝仁,你隨我去趟於家!”冷萍只得拉上郝仁親自出馬。
郝仁猶豫了一下,也就跟著冷萍出門。
於家,於學良幾次猶豫著要踏出門去,可是很快又收回腳來。
他覺著沒臉去郝家,尤其是面對冷萍。
上次他也覺著自己發渾,事後他看著於林氏哭的紅腫的眼睛,滿心的內疚。
這會兒靜下心來,剩下的就只有羞愧。
“於學良!”郝仁在外面喚他。
於學良這才磨磨蹭蹭的出了門。
冷萍本想著譏諷他幾句,看到他躲躲閃閃的眼神,也就嘆口氣,說道:“行了,聖人還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你只是個毛頭小子,知錯能改就成了!走,去我家吃蒸餃去!”
蒸餃是什麼,於學良不知道,不過想來也是餃子,他的口水就氾濫了。
他一向知道冷萍的飯食好,上次她給郝仁、石頭帶去學堂的鹹菜,他可是吃了不少,那味道,是於林氏做不出來的。
這次回來,他本想也央求冷萍給他做些鹹菜的,只是一直不好意思說出口。
於學良就顛顛的跟在了後面。
冷萍看他的樣子就想笑,到底是個孩子!
郝仁一直暗地裡觀察著冷萍,冷萍上次教訓於學良的事情他也是後來才聽於學良說的,於學良形容當時,不亞於傳說中的三孃教子,郝仁當時就想,冷萍到底是出於一種心理,怎麼說,冷萍也比於學良小一歲,況且兩人向來不熟悉,這舉動實在是太詭異。
郝仁這會兒觀察著冷萍,突然有種很奇怪的感覺,彷彿,冷萍是將他們當做小孩子看待的——因為是小孩子,拿著笤帚教訓,那就理所當然了!
想想冷萍也不過是比他大三歲,哪裡來的這種老氣橫秋的心態?難道……
郝仁不敢再繼續想下去。
一路上,於學良早忘記了之前的事兒,與郝仁說著學堂的趣事兒,郝仁則只打量著冷萍的脊背,滿臉的思索。
於學良見郝仁不回應,興致也減了一半,想去跟冷萍說話,又有些不敢——這會兒看見笤帚,他還覺著肩膀疼呢!
終於到了郝家。
“萍兒,按照你說的,將苦水揉盡了才剁的餡兒,你瞧咋樣?”郝氏端了準備好的餡子上前。
綠油油的螞蚱菜,加了粉紅的豬肉,一陣陣的香味撲鼻而來。
冷萍點點頭,也就洗了手一塊兒包。
“這餃子還能蒸?”於林氏見於學良終於恢復正常了,心裡一塊大石頭也就放下,說話也輕鬆了許多,臉上有了笑模樣。
“蒸餃不容易散,裡面的水分不容易流失,要比煮餃子好吃的!”冷萍笑著,將包好的餃子排在大鍋的籠屜上。
“咱們試試,看看好吃不!”郝氏笑道,“這大戶人家的吃法就是多,萍兒一定是在阮家吃過的!”
冷萍也就笑笑,沒有辯駁。
餃子上了籠屜,一會兒郝氏開始燒火,冷萍則準備小菜跟油碟。
醃好的韭菜鹹菜,點上一點醋,還有蒜拌螞蚱菜,配上那熱乎乎的餃子,格外的夠味兒。
兩家人在一起,結結實實的吃了一頓。
於林氏對那蒸餃讚不絕口,說是回去會自己嘗試做。
別人誇讚自己的媳婦兒,郝氏自然也高興,一晚上其樂融融的!
於學良這事兒也就過去。
第二日,冷萍帶著袁奎夫婦去山裡採藥,郝仁與郝蛋也跟著。
幾人都揹著筐簍,手裡握著小鏟子。
由於幾人都不懂藥,冷萍先挖了一株,讓他們拿著,照著葫蘆畫瓢。
地黃喜溫暖氣候,較耐寒,在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的山坡上較為常見,而薄荷與魚腥草多生長在河溝邊或山野潮溼地,所以冷萍也就對幾人分了工,讓袁奎帶著狗剩娘去山坡上,她則帶著郝蛋與郝仁去溝渠旁。
“你們瞧好了,這薄荷是有一種清涼的香味,藥用部分是莖與葉子,不過我需要的是它下面的根狀莖,所以要整株挖起來!”冷萍一邊說著,一邊找到一棵,用小鏟子鏟到根部,挖起來。
“魚腥草就比較好認了,葉子肥大有腥氣,由於現在不是採魚腥草的時候,所以咱們只能移栽,挖的時候要連根上的土一起帶著,這樣才能移栽的活!”冷萍在前面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