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他們準備一下,今年的閱兵還有外籍人員參加。”
“是,屬下這就去通知各部。”
到了開會的時候,華夏的各部負責人或者副手都到了,瑾寧直接進入話題“這次會議是要確定未來十年華夏的發展方向。這是我擬的大綱,你們有什麼問題現在就問,若是之後說做不了,那了別怪我。”
眾人忐忑地接過女王陛下讓人發下來的資料,看著上面寫的,這一條,推行六年義務教育制度。紛紛同情地看著教育*部的部長,不過看看下面還有其他各項政策,也不敢馬虎,直接看和自己相關的東西。
“華夏未來十年內主要發展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幾個方面,所以相關的部門要做好準備。教育方面,在未來十年,華夏將推行六年義務教育制度,規定適齡兒童必須要入學,而國家將撥付大部分的資金用於學費等費用,家庭只用支付其書本的費用即刻。所以,教育*部需要鼓勵和推動適齡兒童的入學,
每一年要達到的目標都在上面。”
“是,陛下。我們一定努力達到陛下對我們的期望。”
瑾寧轉向另一邊,說道“經濟方面,商務*部,對於發展過快的產業要如何轉型。生產過剩的商品鼓勵其對外出口,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在歐洲四國、R國、大清開設了通商口岸,以後商品出口將是大勢所趨。所以你們要正確引導國內商業的方向。”
會議從上午一直開到了中午,會議上
瑾寧對所涉及的各個部門都進行了工作佈置,在未來的十年中華夏的發展必須按照制定的計劃發展,而十年之後,那就是自己計劃的另一個階段了。
在各國收到了華夏宣佈要全面對外開放後很意外,因為華夏建國之後一直很神秘,也只有Y國和F國的人登陸國華夏的國土,但是至今還沒離開,對於華夏怎麼樣他們是一無所知。所以之前才會盡力地打探華夏的所有訊息,畢竟華夏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讓人側目。
這次華夏宣佈對外開放,同時華夏的人還表明歡迎各國前往華夏,所以各國開始組織本國的訪問團,前往華夏。一時間,世界關於華夏的各種訊息五花八門。
而大清也收到了這個訊息,因為從傳教士那裡得知各國都在組織隊伍去華夏,所以康熙也在猶豫是否要派人前往。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但是前路未卜,不知道一路上會遇到什麼,所以要派誰去讓康熙十分為難。若是派位高權重的過去又擔心半路出事,派小官去又不行。
“現在各國都在組織人前往華夏,我大清亦不能落後,眾卿以為該派何人前往?”
在底下的官員聽到這個恨不得縮回去讓皇上看不到自己,這個遠渡重洋和之前去R國可不一樣。華夏國土在哪裡都不知道,若是路上遇到什麼暴風雨,就直接交代在海里了吧?
而且那位姑奶奶的地盤,可不是那麼好去的。聽說R國那幾位全部都被處以絞刑,現在R國都廢除了天皇。
大臣們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康熙對於大臣們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前往華夏確實風險很大,但是派人前往華夏是必須的,只是這個人選不好確定。
第78章
來華
康熙看著下面沉默的人,轉頭問到“太子; 你來說說應該派誰去華夏?”
太子看到皇上點了自己; 也不著急; 因為去華夏這種差事是不會讓自己去的,但是要推誰去; 需要斟酌。不能讓直郡王的人去,否則若是這次去華夏有了什麼大功; 就會被對方壓一頭。而自己這邊,太重要的不能去,地位太低的也不能去; 想來想去; 太子把目光轉向了四貝勒。
四貝勒是太子一派的人,無論是身份還是性格亦或是和華夏那位的關係都符合代表大清前往華夏。
“皇阿瑪; 兒臣認為; 下次前往華夏實屬老四帶隊前往最為合適。一則四弟身份可以代表大清皇室;二則四弟此前曾遠渡了R國;三是老四與華夏那位的關係較為密切,若是派四弟前往; 華夏那位應該不會太過反感。”
康熙聽了太子的話沉吟了半刻; 心裡也覺得這次可能派老四去華夏最為合適; 但是這次遠渡華夏,若是出了什麼差錯; 那老四可就……
雖然覺得此行兇險; 但是想想有可能帶回來的利益; 康熙心下一定,“老四; 你覺得該派誰去?”
四貝勒從小練就的察言觀色的本領讓他知道,皇阿瑪這是屬意自己去,但是又不能提出來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