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小說:榮錦路 作者:曾氏六合網

相信,馮銳若是成為一任縣令,必然會使其任地的百姓對其感恩戴德,為人擁戴。

天和帝對其頗為欣賞,稱讚有加,沈皎知道她的這位皇舅舅一直是為愛才之人,而這位馮銳已經入了他的眼,若無意外,天和帝絕對會對其多加栽培,她相信,馮銳日後前程不可限量。

至於這交際能力,在官場上混個幾年,自然會被練出來。

隨著宴會的時間越來越長,新科的進士們也都朝著官員的坐席走去,瓊林苑中的氣氛盡入了高潮。

無論這會場中的氣氛再如何熱烈,身居高位的重臣和幾位大學士身邊一直無人,更不用說英國公身邊了。

張博鈞看著英國公至今都沒有提起這瓊林宴中的慣例,便朝著其笑著道,“國公爺,趁著如今的場景,和不考教一番新科進士們的才學,我看不如讓衛賾這個狀元郎賦詩一首以觀其的才學如何?”

按照大齊歷來的慣例,瓊林宴中都要由狀元郎對著這瓊林宴賦詩一首,張博鈞看著英國公遲遲沒有動靜,以為他忘記了,眼見著這時間已經不早,便出言提醒道。

英國公聽到張博鈞的話,很是一愣,作為一個武將,他真的對這瓊林宴中的規矩一無所知,他知道,自己被天和帝派來主要是自己身份夠高,能壓得住下面的重臣,也能表現出帝王對這批新科進士的厚愛和重視。

他以為自己來這就是吃頓飯,反正以他的身份也不會有人來對著他勸酒,卻沒有想到這中間還有些規程,這之前沒人告訴他啊。

他雖然不懂規矩,但被張博鈞這樣笑著盯住,瞬間明白了意思,“正是如此,那就請狀元郎作上一首。”來之前,天和帝特意囑咐過他,有什麼事情不懂的,便問張博鈞,他對於此記得十分清楚。

對於這樣約定成俗的事情,每任狀元郎都會事先準備好,衛賾也不例外,對著諸人躬身一揖,笑著道,“賾領命,能在此時賦詩一首以侍宴,是賾的榮幸,只是賾詩才不佳,望諸位勿罪。”

說完,便將所作的侍宴詩吟了出來,少年端雅的聲音再加上其溫潤如玉的從容風範,成為了此時眾人眼中最為雋美的風景。

衛賾的詩吟完後,本應英國公首先點評,可無奈其對於詩文的鑑賞實在不足,便只是點了點頭,裝作很是滿意的樣子,朝著張博鈞的方向看去。

這讓戎馬一生的武將來點評,不是強人所難嗎,英國公表示萬一說錯了,多有損他赫赫戰功立下的威名。

這話是誰提出的,當然應該由誰來解決,他還是要名聲的,這不能讓他英明不保不是?

英國公鎮定自若的裝作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毫不猶豫的將事甩給了張博鈞。

沈皎表示,看到她舅外祖父一副甩鍋的樣子,無奈的一笑,她的這位長輩真的是越老越像小孩。

同樣無奈的還有張博鈞,對於這位英國公的情況他也知道,不喜詩文,一個標準的武將,看書也都是兵書,來之前天和帝也是特意叮囑過他,要照顧著點英國公,他一開始以為天和帝是怕這位老大人喝多了酒,傷及身體,卻沒有想到這照顧的地方居然是這。

“衛狀元這首詩清新俊逸,文采斐然,既言明忠君之意,又符合這瓊林宴的景象,當真是一篇佳作。”品評詩文對於他來說實在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情,張博鈞說完看向一旁的英國公,“適才聽到佳作,一時忍不住先行品評起來,還望國公爺恕罪。”

這既然說都說完了,張博鈞表示最後保全老人家的面子什麼的,還是可以幫忙實現的。

接受道訊息後,英國公表示很是開心,這是多好的人啊,真是讓人感激涕零啊,“這有什麼值得怪罪的,愛才愛詩再正常不過,我十分理解。”理解什麼的才能說明有共同的愛好,他也是個愛才愛詩之人呀。

對於英國公的這句話,沈皎和張博鈞的嘴角一抽,便是連下方一些知道英國公性情的重臣都是一愣,何時這厭文的武將都愛詩了?

不顧眾人的想法,英國公笑著對衛賾道,“狀元郎的詩詞章清麗,清新俊秀,正如張大人點評的一般,實在是一番佳作。”

這樣換湯不換藥的點評,英國公十分應對自如。

衛賾恭聲謝道,“謝國公爺和張大人讚賞。”

這慣例結束後,宴會中的官員們也都開始頻繁的和新科進士對話起來,其中以蘇弘和許濟身邊圍繞的進士最多。

不同的人圍繞在不同的人身邊,互相寒暄著,試探著,討好著,懷著不同的心思接觸著不同的人,讓這場瓊林宴圓滿的收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