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的情況下並不適用,且聖賢之言,人所廣知,很多學子對其的作答中規中矩,只求不出錯罷了,並無新意。
天和帝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可站在一旁的沈皎卻是再度開口,“皇舅舅,為什麼不讓會試時也著重考教時務策呢?”
“元嘉,這天下計程車子並不是人人都能關心時務的,若是著重考這個,只怕這天下能成為貢生的會大多都為世家子弟,那要這科舉還有何意義?”天和帝看著女孩,嘆了一口氣。
沈皎想起,這科舉的由來,本就是為遏制世家,打破世家對朝局的壟斷而出現的。所謂時務,便是時事政務,而能對時務瞭解計程車子,大多都是官宦子弟,普通的寒門士子並不多,畢竟他們沒有這個條件。
她已經忘了,這不是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教育十分落後,教育的資源也多籠絡在高門之中。
所以,果然,無論何時,教育都是重中之重。
“元嘉明白了,謝皇舅舅教誨。”沈皎想明白後,躬身應道。既然知道這教育是問題的所在,這就只剩下解決了,可是教育這樣的問題,也要依託於時代經濟發展的狀況,而這個時代的經濟狀況,顯然要量力而行。
“可元嘉還有一些想法,還請皇舅舅指正。”沈皎看著天和帝點頭,便接著往下講,“科舉取士,選用賢才,而對於朝廷來說,除了多設官學,培養更多計程車子外,人盡其才才是現在最為重要的。很多計程車子沒有成為重臣,成為宰輔的能力,但卻未必沒有成為一方縣令或是編纂書籍等的能力,所以人盡其才應是現在最重要的。”
“不錯,所以這也是殿試後,二甲和三甲的進士再進行選拔的原因,而這次的選拔,朕也要親自參與。”天和帝對於外甥女的回答,很滿意,“最近長進不少,你要記住,人盡其才是用人的最根本道理。”
“元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