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王妃人選,早已有了打算,他也維持了自己這麼多年的形象,斷不可因為一個卑賤的女人斷送一切的。
內監見到燕王眼中的冷冽厭惡的神色,心中一緊,趕緊將正在叫嚷的女子捂住嘴,拖著其走下去。
“處理地隱蔽一點,不要讓人發現。”燕王冷聲吩咐道。
“是,奴才遵命。”內監趕緊應道。
兩人出去後,燕王才覺得耳邊終於清淨了。不禁揉了揉眉心,他現在雖然讓他父皇放棄了晉王,選擇扶持他,但是和太子相比,即便他精心佈局這麼多年,在朝中的勢力依舊想差甚大。
所以,他的婚事,將是他獲得朝中勢力的重要籌碼,為此他費勁心思給自己維護名譽。與他來說,心中最為理想的王妃人選是元嘉郡主。無論是沈家的勢力,還是元嘉自己的聖寵,若是元嘉嫁給他,那麼他和太子的勢力將會達到平衡。
娶元嘉為王妃,也不是他異想天開。他和元嘉的年齡想差不大,他的名聲不錯,至今府中也沒有侍妾,是皇子中唯一一個和元嘉適齡的皇子。他父皇對元嘉這麼寵愛,給她尊貴的身份,對女子來說,加入皇家會是其身份最為尊貴的選擇。所以,在他看來,以他父皇對元嘉的寵愛,定然不會讓其在身份上成為一個臣妻,眾皇子中又只有他一人的年齡最為合適。所以,他對於娶元嘉為妻頗有信心。
但是,就算如此,他也沒有絕對的把握,畢竟聖心難測,他至今都不清楚他父皇對於元嘉的打算究竟是什麼樣的。另外,還有沈家,以沈家慣來的中立態度,八成是不會允許將元嘉嫁給他的。還有他那個嫡親的姑母淑惠長公主素來和衛皇后關係很好,估計也不會同意。
不過,這樁婚事,在他看來,只要他父皇點頭,元嘉自己同意,其餘人再大的意見,還能不尊聖意,而淑惠長公主和梁國公也應該會遵循女兒的意見。
所以,他只要讓他父皇同意,再讓元嘉傾心與他,這事基本上可成。以前他居於晉王之下,怕晉王猜疑,不敢將這個心思表露出來,與元嘉始終保持距離。現在晉王已經成為棄子,他也不需要再掩飾了,只待元嘉回來,他便會行動,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相信自己無論是容貌還是才學地位都不比任何人差,元嘉便是再和平常少女不同,但到底是剛剛及笄的少女,又有哪個少女不懷春呢?
而對於這樣的少女,哪個不有著“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幻想,所以,若是他要娶元嘉,他的身邊不能有侍妾。退一萬步講,就是他娶不上元嘉,他的王妃也會是一個世家貴女,他的身邊也斷不會有像剛才那個汙點似的歌女的存在。
內監進來後,便看到燕王坐在床上思索地樣子,看了看天色,只得輕聲道:“殿下,該上早朝了。”
“都處理好了嗎?”燕王問道。
“殿下放心。”內監回稟道:“昨晚府上一名歌女失足落入井中。”
“剩下的人也都封口了。”內監道:“殿下放心,絕不會有人外傳。”其餘的歌女舞姬人數太多,不可能全都滅口,但是這些歌女舞姬本就是府中拳養的,全都是依靠燕王府生活,不會有人亂說的。
燕王也明白這個道理,人數太多,肯定會引人猜疑,點了點頭後,起身道:“更衣。”
“是。”內監趕緊應是。
兩日後
以張敬宗為首,由工部和山東官員共同組成的官員,前往山東各處檢視修整河道。
沈皎跟隨著張敬宗走在河邊,丈量著河流的寬度,研究這當地縣誌中記載的河流的洪水記載,觀察地形和河流走向,查訪百姓,詢問河流的具體情況,研究水紋特徵,最後討論擬好修理的方案,擬好後討論,發現問題,在考察核實,然後討論重修方案,如此反覆,每一個方案都至少是經過十次以上的推到重來的。
這個山東的河道最重要的就是章縣的章渠,其餘的地方河道雖也重要,但是終究不像章渠那樣有這麼多的漕運用途,而章渠的修理,張敬宗也是基本遵循她的方案,只是在小的方面進行了調整,是方案更加完善,彌補了她很大的不足之處。
可以說,這次跟隨在張敬宗身邊讓她獲益匪淺。
勘察修整整個河道之事,歷時長久,非一日一月之功,沈皎跟著張敬宗完成最艱難的部分,便返回齊州府,畢竟,她跟隨在張敬宗身邊一是為了豐富自己的見識和關於治水方面的知識,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了解整個山東河道的具體情況,為之後朝廷在治水的國策等方面能夠提供正確的見解和方向。
這段時間,山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