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沒有看法,持保留意見。
“所以,皇舅舅不必太過自責,若是晉王心中沒有奪嫡的想法,那他無論如何都不會進入這場爭鬥中的。”沈皎勸道。
“至於晉王因著參與到奪嫡之中,而做得那些錯事更是晉王自己的選擇。”沈皎繼續道:“晉王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選擇了最為錯誤的方式。”
“您再看看太子殿下,就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來。”沈皎寬慰天和帝道:“在處理山東官員的時候,趙王殿下秉公執法,沒有一點徇私,或是因私廢公的行為。”
“所以,皇舅舅不必過分自責,這些事情都是因人而異的。”沈皎看到自己說道太子的時候,天和帝緩和了一些。
“太子,確實是不錯,被皇后教養的很好。”天和帝感嘆道。
沈皎沒有說話。她現在不宜再附和了,若不然便會讓天和帝覺得她是在位太子說話。說實在的,她並沒有這個意思,不過是為了寬慰天和帝而已。她現在這樣說,天和帝不會有任何想法,但是若是她再附和天和帝,這意思便不對了。
其實,若是說實在的,天和帝的這些個皇子中,也唯有太子有儲君之風,雖說燕王心計頗深,但是卻用得多是些陰謀小道,而太子卻多是明謀,在她看來,在官場上,雖然陰謀不少,但是明謀才是關鍵,才最能讓人敬服。
而成為一個儲君,一個帝王,明謀才是正道。
雖然這和兩人的身份有一些關係,但是身份也是關鍵,雖然也許有些不公平,但這就是現實,是必須要面對,而不是逃避的事情。
在她看來,若是燕王還不改變,還是多用一些陰謀取勝,只會讓他在朝堂上更加得不到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的支援了。
而太子,雖然從參與朝政至今,也犯過錯誤,到現在一個越來越被朝堂認可,享有極高威望的儲君,有的絕對不止是嫡出的身份和衛家的支援,更要有著努力付出和胸襟。單是胸襟和耐心這一點,太子就比眾皇子都強。
在天和帝將晉王一步步扶持起來的時候,讓晉王在朝堂上風頭無兩,榮耀無比,風頭差點都壓過他這個儲君的時候,太子並沒有表現出急迫來,將天和帝交辦的差事老老實實的辦好,踏踏實實地走著自己的路,對待晉王的態度也一如平常,面對晉王的挑釁也是一笑了之,處處盡顯兄長風範。不結黨不營私,沒有刻意打壓晉王,依舊能讓自己的風采威望穩穩壓晉王一頭,這是相當不易的。若是換成別人,真的是很難辦到。這樣的胸襟,耐心,氣魄,豈是常人能夠達到的。
而對於山東的事情,太子更是要求趙王秉公處理,不攜帶任何黨派之爭,對於晉王黨羽在山東的罪行,如實回稟,沒有任何的添油加醋,想要以此來剷除晉王,這樣的胸襟,確實是少有人能辦到。要知道,這些年,晉王對太子的挑釁可是從未停止,這兩年甚至是越來越厲害,想要自己取而代之的心思,可謂是滿朝皆知。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還能夠選擇如此處理,真的是讓人佩服。所以,私心來說,天和帝的這幾個皇子中,在她看來最符合儲君之位的,還是太子。
也正是因為塔子的這些做法,朝中越來越多的臣子選擇支援太子,天和帝對太子也是更為滿意和看重。
“你說得對,看看太子就知道。”天和帝點點頭,說完後嘆了口氣道:“罷了,晉王的事就看他自己的選擇吧。”
“至於晉王妃那裡,以後,朕會讓皇后多照顧幾分。”天和帝說道。畢竟是有功於他,有功與朝堂,便是看在太傅的面子上,他也不能虧待了去。
“晉王妃之勇氣,決斷,忠君之心讓人敬服,不輸於男子。”沈皎讚道。對於晉王妃的決斷,她真的是佩服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決斷,將晉王的所謀打探清楚,然後進宮朝天和帝稟明,為自己和兩個孩子謀一條出路,這樣的決斷,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少見的,是需要魄力的,畢竟這可是違背綱常倫理的。說真的,她真的很是佩服晉王妃。當斷則斷,還有勇氣來為自己和孩子謀出路,這樣的女子,便是很多男子都比不上的,實在是讓人佩服。
天和帝點了點頭,他給晉王娶這妻子,就是希望晉王能夠和晉王妃呆在一起時間長了,晉王的性子能夠改善一點,卻是沒有想到晉王會寵妾滅妻。他的打算是全都落空了。
“晉王妃確實給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東西,朕不會虧待她和華兒與阿欽的。”天和帝說道:“若不是晉王妃,朕倒是不知道黃績何時成了晉王的人了。”
對於黃績其人,沈皎瞭解的不多,但是朝堂